杭州西湖十大景點有什麽典故嗎?
斷橋殘雪\ x0d \ x0d \斷橋殘雪是西湖十景之壹。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南宋時又稱寶佑橋、段家橋。該橋於1921年重修。有“輕雲淡水”的水榭,橋邊有斷橋殘雪亭。斷橋雪壹般是指冬雪過後,橋的陽面冰雪融化,但陰面仍有碎雪如銀。從高處看,這座橋似乎斷了。站在橋上,放眼望去,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是欣賞西湖雪景的好地方。\ x0d \ x0d \華鋼關羽\ x0d \ x0d \華鋼關羽位於西湖西南角,東臨蘇堤,北、南分別與小南湖、西麗湖接壤。據記載,花甲山腳下有壹條小溪,從這裏流過,流入西湖。因為小溪邊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所以英國人經常會掉進小溪裏,因此得名“華鋼”。南宋時,大臣陸雲生在此建宅,花卉養魚,並建有花園,漸成規模。華鋼觀魚的歷史名稱源於南宋宮廷畫家馬援的《西湖山水畫》的題名。清代康熙南巡杭州時,曾著書《看魚景》,並在魚塘旁立碑亭。\x0d\\x0d\雷峰夕照\x0d\\x0d\雷峰塔與白蛇的故事廣為流傳。故事中的雷峰塔位於西湖南岸的趙茜山上。宋代吳越王洪倩,因黃妃有子而建。第壹個名字是“黃飛鐵塔”。原本13層的寶塔,因財力不佳,計劃改成7層,辛苦期間只建了5層。結構為磚石結構,外部建有木質走廊。內壁嵌有刻有《華嚴經》的條幅,塔下供奉著金銅十六羅漢像。建築宏偉,是藏經的地方。因塔址所在的山頭被命名為雷峰山,後人將其改名為“雷峰塔”。\x0d\\x0d\肖春,蘇堤\x0d\\x0d\北宋元佑五年(1090),蘇軾(東坡)任杭州知府時,疏浚西湖,用湖泥築成長堤,後稱蘇堤,全長2.8公裏。堤上建有六座橋,由南向北依次倒映。沿堤種植有柳樹、芙蓉、桃、海棠等40多個品種。蘇堤風光旖旎,晴、雨、陰、雪各有不同的味道,四季的美景也各不相同,尤其是春天的清晨,青楊吹岸,彩桃灼灼,陽光灑在堤上,春色如畫,因此有“蘇堤肖春”的美譽。\ x0d \ x0d \南屏晚鐘\ x0d \ x0d \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中輝日峰下,始建於吳越,古稱“永明寺”,歷經滄桑。寺內有宗敬堂、回日閣、雞足堂、雲木井等古跡,山前有放生池。重建於1986,為謝頂峰三層二層建築,上層懸掛梵天鐘,下層為凈慈寺地藏殿。梵天鐘高3米,直徑2.3米,重10多噸。凈慈寺晚鐘敲響,回聲在山林中旋律般飄蕩。悠揚的鐘聲再次回蕩,讓人想起明代聶大年的詩《南屏晚鐘》:“柳暗花明,雲淡風輕,先聲幽幽。”禪榻屢驚僧入定,行窗已偏逗客。" \x0d\\x0d\平湖秋月\x0d\\x0d\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背靠孤山,面向外湖。唐代建望湖亭,明代加建龍王廟。清朝康熙年間,平湖秋月被命名為西湖十景之壹。王松叢《平湖秋月》詩雲:“寒光盡布壹夜,水車無雲。九峰遠西風,鬼子燈玉壺壹盞接壹盞。“每當秋高氣爽的時候。湖面平靜如鏡,幹凈的秋月當空。月色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壹湖壹色滿秋”之感。於是在湖邊立了壹座碑,題名《平湖秋月》。”湖天碧樓”對聯說:萬青湖平如鏡;四月好,秋天最好。\x0d\\x0d\屈原風荷\x0d\\x0d\屈原風荷位於西湖西北角,以湖光荷影著稱,是西湖十景之壹。\x0d\\x0d\據記載,宋代洪春橋附近有官釀酒坊。車間裏與金沙江相連的池塘開滿了荷花。夏日微風吹來,荷香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屈原的荷花風”。到了清代,酒樓關門,康熙遊湖時寫下西湖十景碑,於是將“屈”字改為“屈”,將伊“河風”改為“風和”,“屈原風和”的景名壹直沿用至今。\x0d\\x0d\三眼銀月\x0d\\x0d\三眼銀月,西湖十景之壹,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胡鑫亭、阮公敦並稱“湖中三島”,猶如中國古代的蓬萊島,故又稱周曉穎。\x0d\\x0d\周曉穎在北宋時期成為壹個美麗的湖上賞月之地。明朝萬歷年間,從西湖疏浚的淤泥被用來在島的周圍築堤,形成湖中之湖。清朝雍正年間,堤島之間,曲橋縱貫南北,土堤連接東西,形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園林特色。總面積約7公頃,水面占60%。俯瞰整個小營島,猶如壹個巨大的“天”字\ x0d \ x0d \雲中雙峰\ x0d \ x0d \ "雲中雙峰\ "皇家碑亭,在紅椿橋旁。兩座山峰,南峰和北峰,分別位於西湖的西南和西北。南峰海拔256.9米,北峰海拔355米。兩座山峰面對面,相距十多英裏。\x0d\\x0d\張岱西湖十景兩(雙)峰在雲端:壹峰上位,兩人對談。這裏有西湖,所以我拒絕去。\x0d\\x0d\這壹幕原本是在湖中遠遠看到的,但在清初被移到陸地上立碑。山中霧蒙蒙的時候,兩座山峰露出雙尖,就像山峰直插雲霄。自然風光極其優美,群峰雄偉壯麗,晴雨晨異,尤其是雨後或陰天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明忽暗,糾纏遮蔽,但雲是山,是朦朧的。如壹幅壯觀的水墨畫和疏密的山水畫展現在我們面前。因此得名“雲中兩峰”。清朝康熙帝遊覽此地,改“雲中雙峰”。\x0d\\x0d\柳浪文英\x0d\\x0d\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在南宋,它是皇家園林,稱為鞠婧園。元代偉大的回族商人阿拉丁,死後在杭州建了壹座清真寺並安葬於此,俗稱惠惠墓。到了清代,又恢復了六郎文英的舊貌。柳樹造型各有特色:柳絲飄飄,似醉公主,名“醉柳”;枝葉茂盛如獅子頭,稱為“獅柳”;俯瞰象女,名曰“浣紗柳”。有柳州之名。其間黃鸝舞啼,故稱“柳浪聞鶯”。\ x0d \ x0d \西湖\ x0d \ x0d \西湖三面環山,面向城市,面積5.65平方公裏。那深情、明媚、清新的泉水,就藏在這連綿起伏、若隱若現的壹層愛情裏;湖中的三島——周曉穎、胡鑫亭和軟墩環壁——就像三顆綠色的寶石,巧妙地鑲嵌在這面碧玉般的鏡子裏,而蘇堤和白堤就像兩條飄動在這面鏡子上的絲帶。水映山,使山更美;山襯水,水更嫩。這山與水的美麗和諧結合,讓遊客仿佛置身於畫中。\x0d\\x0d\西湖不僅有如畫的自然風光可以欣賞,還有數不清的歷史遺跡和名勝古跡可以參觀。杭州,壹座著名的湖濱城市,在唐代被稱為“東南名郡”。五代吳越國和南宋都曾在此建都,其紫禁城在西湖南岸鳳凰山腳下。湖邊有數不清的寶塔、古剎、秀麗的園林、梯田、亭臺樓閣、摩崖石刻,更為美麗的西湖增添了眾所周知的人文景觀。\x0d\\x0d\ "水光艷陽,山霧陰雨的時候就好。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湖,輕敷總是恰當的。“西湖是壹首詩,壹幅自然畫卷,壹個美麗動人的故事。\x0d\\x0d\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基本分布在西湖周圍。蘇堤肖春、屈原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六郎文英、華鋼觀魚、雷峰落日、雙峰插雲、南屏夜鐘、三潭印月、西湖等都是各擅勝場,令遊人神往,流連忘返。\ x0d \ x0d \新西湖十景是1985年由杭州市民和全國人民評選,經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審議後確定的。它們是:雲起竹徑、曼桂龍雨、虎跑夢泉、龍井茶、九溪煙樹、烏山天豐、軟墩環碧、黃龍崔塗、玉帝非雲和寶石留下。\ x0d \ x0d \西湖美景既是自然美的引領者,也是人工美與倫理美的和諧統壹。這裏有無數的歷史遺跡和現代建築。靈隱寺、飛來峰、六和塔、王越寺、中山公園、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杭州南宋禦窯博物館、胡慶余堂中醫藥博物館、浙江省革命烈士紀念館、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蘇東坡紀念館、章太炎紀念館、龔自珍紀念館、吳昌碩紀念館、紀念館、紀念館、黃紀念館、潘天壽紀念館、墓、張蒼水墓、亭和墓、西陵墓。\ x0d \ x0d \杭州還有很多主題公園,比如杭州樂園、未來世界、宋城、杭州花卉園、江南史明園、太子灣公園、湖濱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供遊客放松和享受。\x0d\\x0d\玉泉\x0d\\x0d\在西湖西北的吳青芷口,是西湖三大名泉之壹。南齊建元年間(479-482),僧人覃超在此建寺,後金天府三年(938),寺名南宋玉泉景清寺,清代青蓮寺。因寺內有玉泉,故稱玉泉寺。\ x0d \ x0d \玉泉水碧綠如玉,水質豐富。詩人白居易寫過壹首詩贊美:“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閑靜水,幹凈無塵。”南宋時期,玉泉觀魚是西湖的勝景,壹直繁榮。清代“西湖十八景”中有“玉泉魚躍”壹景。現在老廟已經不存在了,被建成了壹個公園茶館,庭院很深,還能看到景觀魚。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至今仍在池畔的屋檐下懸掛著“魚樂之國”的匾額。池塘裏養的各種鯡魚、鯉魚遊回來覓食,自得其樂,遊人欣喜地往柵欄上拋餌,正符合對聯題“魚使人喜,春光明媚,心曠神怡”的趣味。\x0d\\x0d\抱石山\x0d\\x0d\抱石山位於西湖的北面,與葛嶺壹起成為西湖的北屏。這裏的巖石是赭紅色的,巖體中有許多閃亮的紅色鵝卵石。當朝陽或夕陽發出紅光時,它們特別耀眼,仿佛無數寶石在閃耀。因此寶石山得名,新西湖十景之壹的“寶石流峽”的由來就在於此。\x0d\\x0d\登葛嶺、抱石山,南見平湖,水波蕩漾;俯瞰北方萬畝平地,鱗次櫛比;東澤街是商埠,充滿活力;西有千綠峰,天遠。寶_塔位於寶石山的東面,巍然屹立,猶如壹位窈窕的“美人”站在山頂。寶塔建於北宋初年。原來是九級磚木結構,和六和塔、雷峰塔區別不大。現在的磚實心樣式是1933年重建時從清朝復制過來的。雖然不能登上,但它以其優美的外觀和顯赫的地位成為西湖的顯著地標。\x0d\\x0d\葛嶺因傳說東晉方士葛洪曾在嶺上煉丹而得名。葛嶺山頂的第壹個陽臺,據說是葛洪煉丹的地方。每當早晨太陽升起,陽光就變幻莫測。據說楚陽臺還能在每年農歷十月初壹看到日月,登高奇觀。清代雍正所作的《西湖記》中描述,太陽升起時,群鳥齊飛,仰望天空,相互輝映,日月並排升起。因為初升陽臺的日月奇觀只有在10月初壹左右才能看到,而每年這個時候杭州已經是深秋,天氣陰沈沈的,親眼目睹的機會很少。這壹奇跡的真實面目還有待證實。\x0d\\x0d\龍井\ x0d \ x0d \龍井位於西湖西面竹林茂密的風脊上。相傳此井通江達海,必有龍棲於此,故名“龍井”。\ x0d \ x0d \龍井是壹個半圓形的泉池,清涼的泉水從泉後壁的巖石中流淌出來,盡管幹旱也不會枯竭。龍井泉的另壹個奇特之處是,當妳用小棍子攪動泉水時,水面上會出現壹條蠕動的分水嶺,就像遊龍壹樣,在雨天更明顯。據說這是因為地表水和地下泉水相互碰撞,兩種水質因比重和流速不同而形成的。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給龍井增添了幾分趣味。\ x0d \ x0d \龍井不僅景色清雅,而且以色澤翠綠、香氣濃郁、滋味醇厚、外形美觀的“龍井茶”聞名中外。清明節前後的龍井山上,經常會出現采茶姑娘戴著茶籃在壹排排整齊排列的茶樹間穿梭的美麗畫面。遊客們要求喝茶,增添了無盡的野趣和優雅。\x0d\\x0d\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眾多的橋中,她是最有名的。據說早在唐朝就有斷橋修建,胡璋的詩《論杭州鼓山寺》中就有“斷橋”壹詞。阿明王克玉《談習字湖拾菜》中有壹句妙語:“西湖之勝,陽湖不如陰湖,陰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世界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引領景觀!”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的雪期都很短,大雪天更是罕見。\x0d\銀妝壹旦包裹起來,就會營造出壹個與平常景色大相徑庭的雪湖。\ x0d \ x0d \今天橋斷了。它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單孔圓孔石橋。長8.8米,寬8.6米,單孔凈距6.1米。年前大修過,但其古樸典雅的風格基本保持不變。橋東側有壹座康熙禦制題材的碑亭,亭側建有水閣。題字“水中雲”,青瓦竹柱,飛檐翹角,與橋亭壹起構成了西湖東北角的壹幅古典畫卷。\x0d\\x0d\明代畫家李《題西湖睡遊圖-斷橋春望》說:“上湖,斷橋而死。也有人說,據我們所知,湖如晨昏樹,明月在廬。蓋山河映發,彼處有巨浸,不及也。”從這個角度來說,看斷橋,可以得湖光山色之精華,獨得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