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冬天如何保養身體?

冬天如何保養身體?

補充足夠的水分。

雖然冬天出汗和排尿減少,但身體各部位的細胞仍然需要水分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天每天喝水壹般保證2000- 3000升就夠了。

2、喝粥調理

冬天忌黏冷食物。營養專家提倡早上喝熱粥,晚餐節食。尤其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最合適。

3、足部保護保暖

俗話說“寒從腳起”。眾所周知,腳有豐富的神經,腳受涼會通過神經反應,引起感冒、關節炎甚至腰腿痛。每天晚上用溫水泡腳20- 30分鐘。如果能使用壹些中藥足浴粉,可以事半功倍。

4.適當運動,出汗。

冬季陰天,所以保健的關鍵是防止外寒邪氣侵入體內,要“暖寒”,但暖並不意味著提高空調的溫度,也不意味著穿得越多越暖和。穿多了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出汗多了更泄氣。所以運動的時候要動靜結合,所有的運動都只是微微的像出汗。

5、多吃溫的,少吃涼的。

冬季保健應以家用健身器材為主,保健為輔。傳統養生學把食物分為寒、冬養生知、滑三類。冬季氣候寒冷,少吃寒涼食物。溫性食物有養生知識、高粱米、栗子、大棗、核桃、杏仁、韭菜、香菜、南瓜、姜、蔥、蒜等。多喝水。立冬進入節氣,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感冒、支氣管炎、哮喘、心腦血管疾病、風濕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多發。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抵抗疾病。

2/3

註意感冒。冬季天氣寒冷,容易誘發慢性病的復發或加重,要註意防寒保暖。為了保暖,開窗通風的時間少,空氣流通不足,為各種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同時,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冬天的空氣都不夠濕潤,鼻腔幹燥會給細菌留下更多的機會。早點睡覺。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冬天大清早出門,深夜才回來,是不妥當的,得罪了韓偉。”早睡養陽,晚起固陰精。有句話說:春困秋困,夏困冬三個月睡不著。中醫講究春發夏收冬藏,冬季是養精蓄銳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