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被中國傳統醫學稱為“中國之水”。在古代,壹些修道養生者認為,只要有意識地吞咽舌下產生的津液,常年堅持,就能增強元氣,延年益壽。
現代醫學曾認為唾液只是口腔中外分泌腺分泌的消化液。它的功能是幫助消化和攪拌潮濕的食物。但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唾液不是不死之水,但也不僅僅是消化液,它還有很多功能。
首先是免疫功能。日本東北大學的清水熊文教授在研究艾滋病時收集了2?將22名0歲健康人的唾液樣品與0.5毫升含有HIV的唾液混合,並在37℃保持1小時。結果顯示,17份樣本中,99%已被HIV破壞。進壹步研究發現,這是唾液溶菌酶的滅活作用。它不僅是艾滋病病毒的克星,還能殺死壹些進入口腔的致病菌。
其次,最近發現唾液還可以將多種致癌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日本西岡教授認為,如果食物能在口中咀嚼30秒以上,唾液中的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等13酶基本上可以消除食物中可能存在的亞硝基化合物、黃曲黴毒素等微量致癌物質。這說明唾液是人體特有的抗癌劑。
再次,唾液腺還能產生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調節生命活動。例如,唾液腺分泌的神經生長因子具有刺激感覺神經交感神經生長和分化的高效率;唾液中有壹種叫上皮生長因子的蛋白質,可以促進表皮和上皮組織的生長。過去,人們習慣於在傷口部位塗抹唾液來愈合傷口。這是無意中使用唾液來殺菌和促進傷口生長和愈合。上皮生長因子(EGF)已被制成治療多種體表損傷的藥物。最值得註意的是,腮腺可以分泌壹種可以調節血糖的激素。已經證實,腮腺是胰腺外的重要組織,可以增加血液中胰島素的水平。壹些專家樂觀地認為,如果我們找到壹種加強腮腺功能的方法,我們可能會找到另壹種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最後,人們發明了許多方法,通過測量唾液的成分和變化來監測健康和診斷疾病。因為唾液的成分和血清非常相似,所以唾液成分的變化也反映了疾病和健康狀況。由於唾液檢測取樣方便、無痛,很受醫生和患者的歡迎。例如,唾液樣本可以用來檢測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攜帶者,而不是血液樣本。唾液中溶菌醇的含量可以非常靈敏地反映生活環境的好壞。在衛生條件差的房間裏住了15天後,唾液中的溶菌酶下降到正常水平的1/4。腸道蛔蟲患者唾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酸性增強。檢測蛔蟲比查大便更衛生方便。測量唾液中鈉鉀比,可以區分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是否高滲。高血壓伴腎功能不全患者唾液中脂肪釋放酶的升高:腮腺炎合並膽囊纖維化患者唾液澱粉酶升高。
總之,唾液的神奇功效有著光明的研究和利用前景。(據搜狐。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