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我們應該如何珍惜生命?(轉彎)

我們應該如何珍惜生命?(轉彎)

對許多人來說,珍惜生命意味著珍惜我們身體的生命。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心理平衡,戒煙戒酒,保持身體健康,都是愛惜生命。遠離毒品,遠離壹切不良嗜好,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傷害,就是珍愛生命。再者,努力工作,熱愛生活,貢獻社會,讓人生的每壹天都有意義,珍惜生命。

這些觀點都很對,很好,但是有壹個局限,就是“生命”的概念僅限於“肉體”,不知道肉體生命之外還有人的生命。或者我們可以稱物質生命為“小生命”,而超越小生命的是“大生命”。

讓我們看看生活中的許多現象。春天和三月,萬物復蘇。公園裏綠草如茵,鳥語花香,遊客置身其中,倍感春意盎然。但草叢裏的每壹棵草,花裏的每壹朵花,都不是去年的草,也不是去年的花。雖然去年的花花草草,前年的花花草草,前幾年的花花草草都不復存在,但大家還是能感受到草花的生機。今年的花草終將枯萎,但明年,後年,人們依然會感受到這壹草壹花的生機。雖然每壹草壹花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這壹草壹花的生命卻可以經年長青。這叫草原花的偉大生命。

人命關天,不是嗎?我們每個人的肉體最終都會死亡。也可以說,每個人的小生命,活著就會死去。但是,自從有了人類以來,人類幾百萬年積累的文化並不能隨著個體肉體的消亡而消失,它將永遠存在,並對後代每個人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文化是人類偉大的生命。每個人的小生命,如果能融入這個大生命,就能永存。

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學習過,我們每個人都切身感受到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的學習氛圍,生活氛圍都有很大的不同。壹個好的學校班級有壹種昂揚向上的氛圍,這讓每壹位老師和學生受益匪淺。學校課差,氛圍懶散枯燥,不求上進,每壹個老師和學生都不自覺地深受其害。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校風和班風。雖然沒有具體的物質實體可以參照,但是大家都能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鐵打的營盤,流動的兵。雖然學生畢業後離開學校,但校風可以永遠保存。學生的校園生活是短暫的,但每壹個學生校園生活之外的偉大的生命——校風、班風是可以永存的。

人是社會性的。沒有人能離開人群而生活。魯濱遜壹個人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年,但他上岸時實際上帶了許多生產工具。更重要的是,他的腦海裏充滿了37年豐富的人生經歷。這些生產工具和生活經驗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智慧。沒有這種智慧,他怎麽活下去?所以,我們每壹個人都是講生命的,在人類這個大群體中也必須講生命。這壹大群人充滿了生機,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

人來自自然。經過幾百萬年的緩慢進化和無數古人的慘淡經營,人類文化逐漸出現。有了文化,可以說人類已經逐漸脫離了動物界。孟子說:人不同於動物。事實就是如此!孟子說得真好。如果我們認為生活就是吃好穿好,擁有權力和影響力,那麽這種生活和動物有多大區別?所以人要好學,要有知識,才能有文化。有了文化,就可以說我們和動物不壹樣,這個人是有生命的,不是動物的生命。就像詩裏說的,“老鼠看起來像壹具屍體,但男人很粗魯。”。老鼠的身體就是老鼠的生命。老鼠死了,它的生命也就結束了。但是人類不壹樣。人的肉體死亡,但他壹生對人類文化的貢獻並沒有隨之而死。小生命死去,大生命卻能永存。孔子已經去世兩千年了,但是他對中國人民的影響仍然存在。兩千年來,中國人視孔子為聖人,中國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響。孔子可謂不朽。可以預見,2000年後,人類,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仍將不得不閱讀孔子的書籍,與孔子對話,以便從他那裏學習生活的智慧。孔子的壹生不還是那麽活潑可親嗎?孔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首屈壹指的,所以他的壹生可以長久。文化是人類偉大的生命,所以不是有理有據的。

文化生活,其表現是“儀式”。老鼠有身體,人卻粗魯。禮是生命的本體,人的生命表現在禮上。禮不僅僅是外在的禮儀規範,更是其內在的孝順和忠實的人生態度和行為。現代人對禮儀有很多誤解。開口就是“倫理吃人”。其實禮的本意是仁,是人類在大群體中相處所不可或缺的人與人之間的愛與尊重。所以孔子說:“不仁之禮何在?”有了這種仁,生活中的各種規範就是禮。如果大家都遵循這個規範,壹個大群體自然就穩定了,大家的生活也就幸福長久了。禮,怎麽了?倫理只是教人如何去愛和尊重別人,如何去吃別人。

中國文化表現為內仁外義。中國的人都知道,人的生命的本質在於文化,仁,德,孝,忠,信,博愛,人與人之間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地域的相互尊重和友誼。所以中國人可以放棄自己的小生命,去尋求保存這個人類文化的大生命。中國人稱之為“舍身取義”。放棄壹個小生命,拯救壹個大生命,恰恰是中國人最珍惜生命,最懂得珍惜生命的深刻智慧。

項羽戰敗,吳江自殺。今天國內有人批評項羽不識時務,詭計多端。他本可以渡河招兵,東山再起。嘲諷中國人崇拜項羽是崇拜失敗的英雄。眾所周知,在項羽心中,他是戰敗的,江東兒女也沒有幸免。他沒臉見江東的長輩。死了才能感謝家鄉父老,才能成全氣節,才能心安理得。項羽不知道自己會東山再起,但他更知道,人生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信義茍且偷生,就算還活著,也是莫大的恥辱。項羽雖然死了,但他光明磊落的君子形象將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心中。中國人民崇敬項羽正是因為他的正直和人類偉大的文化生活。關羽、張勛、嶽飛、文天祥、史可法、關天培,他們的事業都失敗了,但他們的人格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犧牲壹個小生命,壹個大生命將永遠被後人尊重和不朽。西方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在這裏轉來轉去當個小生命。比如拿破侖,作為國家元首兩次戰敗,率軍投降。在中國人眼裏,沒有羞恥。中國人只有斬首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將軍。而且這個人很受西方人的尊重。這是西方人只知道有小的物質生活,卻不知道大的文化生活的壹個很好的例子。現在中國人都西化了,難怪只崇拜拿破侖,不知道怎麽崇拜關羽項羽。

小生命活著必有壹死,而孝順忠信的大生命卻能長存。雖然沒有具體的素材可以參考,但大家都感受到了它的存在,並深受其影響。知道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中國古人說:養生不苛求。珍惜生命,當然要珍惜這個身體生命,努力保持健康,但這個身體只是生命的壹個載體。衣食住行只是維持這種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生活本身。真正的生活本體在於文化。

如果妳清楚這壹點,那麽妳就可以無視生死,置生死於不顧;然後妳可以無私,只給予,不索取,但要求努力,莫問收獲。人生至此,可以有無限的自由,無限的平等,無限的獨立,無限的快樂。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丈夫還能要求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