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莉莉
富含蛋白質、脂肪、去甲秋水仙堿、鈣、磷、鐵和維生素,是老少皆宜的營養品。百合作為補品用於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調脾健胃。現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作用,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增加體液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還能抑制腫瘤的生長。將百合洗凈,煮熟,放入冰糖中,涼後食用,既能清熱潤肺,又能滋補中焦。
2.甘薯
中國醫學工作者對廣西西部百歲老人的家鄉進行了調查,發現這裏的長壽老人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習慣每天吃紅薯,甚至把紅薯作為主食。紅薯富含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以及鎂、磷、鈣等礦物質元素和亞油酸。這些物質可以維持血管的彈性,對防治老年人習慣性便秘非常有效。此外,紅薯是壹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果膠,具有阻止糖轉化為脂肪的作用。
3.棗
據中醫專家介紹,大棗不僅是壹種甜味食物,還是治療疾病的良藥。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有補氣血的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疾病。藥理研究表明,大棗具有保肝降血脂的作用。專家表示,大棗雖然味甘無毒,但是濕熱,不能多吃,尤其是濕熱的。吃多了會出現冷、熱、渴、脹等不良反應。
4.枸杞
枸杞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的作用,煮枸杞根可以降血壓。至於枸杞茶,具有治療體質虛弱、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脫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但由於枸杞的暖身作用相當強,高血壓和性子太急躁的人最好不要吃。相反,體質弱、經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天天吃。
5、白蘿蔔
秋季多吃白蘿蔔可以有效緩解秋燥。白蘿蔔有促進消化、增進食欲、加速胃腸蠕動、止咳化痰的作用。多吃蘿蔔上下通氣不咳嗽,還能緩解便秘。不妨做個白蘿蔔排骨湯,緩解秋虛秋燥。
因為蘿蔔性寒,益腸,脾虛泄瀉的人要少吃,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性甲狀腺腫、子宮脫垂等疾病的人切記不要吃。
6.芝麻
黑芝麻可藥食同源,具有“滋補肝腎、養五臟、益精血、潤腸燥”的保健功效。黑芝麻含有優質蛋白質、豐富的礦物質,以及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珍貴的芝麻素和黑色素。這些珍貴的營養物質不僅能促進毛囊黑色素的合成,還能促進頭發生長和變黑。同時,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含有更多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滋潤皮膚和黑色素的功能。可以說,黑芝麻是男女老少的好食品。
如果將核桃仁和黑芝麻壹起研磨使用,可以說是絕配,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對用腦過度、神經衰弱、體虛乏力、皮膚幹燥的人特別好。
7.蜂蜜
中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為我們想到了應對秋燥的最佳食療藥方:“早上鹽水,晚上蜂蜜湯”,即白天喝鹽水,晚上喝蜂蜜水,這不僅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也是秋季養生抗衰老的食療藥方,同時可以預防秋燥引起的咳嗽和便秘。《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伊斯蘭教五大支柱: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秋季經常服用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人體的危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特別提醒的是,壹般情況下,新鮮成熟的蜂蜜可以不加熱服用,最好用40℃以下的溫水或冷水稀釋,這樣可以保持蜂蜜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有利於充分利用,從而充分發揮其應有的醫療保健作用。
8.鴨肉
鴨肉營養豐富,不僅享有“京城之美勝於鴨肉”的美譽,還被中醫譽為“養五臟之陰,清勞之熱,養血、活血、養胃、生津”。特別是秋季飼養的新鴨,肉質細嫩、豐滿、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的人,所以鴨肉是秋季飲食的首選。
鴨肉雖好,吃起來也有講究。首先,感冒的人不要吃鴨肉,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感冒時宜喝雞湯;其次,慢性腸炎的人要少吃,鴨肉味甘鹹,可能加重腸炎;有腹痛、腹瀉、腰痛、痛經等癥狀的人也要少吃鴨肉。
9、梨
梨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等。主要用於發熱津傷,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咽幹舌燥,或呃逆惡心,大便幹結,飲酒過度等癥。秋天每天吃兩個梨,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預防秋燥。梨還有清熱安神的功效,對高血壓、心臟病、口渴便秘、頭暈失眠多夢的患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梨也是肝炎、腎病患者秋季的保健水果。
不同的吃法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生吃梨可明顯緩解咽幹、癢、痛、啞等不適,緩解便秘、尿赤等癥狀;冰糖蒸梨能滋陰潤肺,止咳化痰,對潤喉嘶啞、咽幹有很好的效果;梨糖糊由梨和蜂蜜制成,對肺熱引起的慢性咳嗽有明顯療效。
10,銀耳
銀耳性平無毒,具有健脾開胃、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美容養顏的功效。其藥用價值與人參、鹿茸齊名,有“菌中之冠”的美譽。歷代皇室貴族視銀耳為“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之藥”。銀耳還能改善秋燥引起的皮膚幹燥瘙癢。吃銀耳可以使皮膚白嫩有彈性。
銀耳可以和很多食物壹起吃,如百合、蓮子、紅棗、雪梨、紫薯等。,並可煮粥、燉肉。是秋季潤肺的佳品,也是陰虛火旺,不溫不火,靠人參滋補的患者的進補佳品。銀耳燉冰糖可以治療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
11,胡蘿蔔
胡蘿蔔對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秘很有幫助,還富含能中和毒素的β-胡蘿蔔素。新鮮胡蘿蔔排毒效果更好。胡蘿蔔是壹種有效的解毒食物。它不僅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果膠。與體內汞離子結合後,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體內汞離子的排出,非常適合經常熬夜的人。
胡蘿蔔和蘿蔔不要壹起吃。胡蘿蔔和白蘿蔔雖然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是壹起吃會降低營養。
二、秋分吃什麽?
1,酸的食物
秋天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清肺。所以秋分要多吃水果蔬菜等酸味食物,少吃蔥、姜等辛辣食物。
2.潤飛食品
秋季,氣候幹燥,易誘發秋燥、大便幹燥、便秘、口幹、皮膚幹燥。所以要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山藥、芝麻、鴨肉等。湯類如綠蘿、老鴨湯、玉竹百合豬瘦肉湯、木瓜小米花生生魚片湯、無花果白鯽魚湯等。,可以很好的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
3、養胃食物
秋季也是腸胃病的高發季節。所以要少吃生冷、辛辣、燒烤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壹些適度的食物。也可以喝點紅茶暖胃。另外,還可以調理。
三、秋分食譜推薦
1,筍幹海苔幹
材料:竹筍400克,幹海苔25克,料酒,鹽,味精,高湯,植物油。
做法:將竹筍洗凈,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長的段,切成紙條,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去澀味,撈出冷水。將油加熱至四成熱,放入竹筍略炒,取出瀝幹油。鍋內留少量底油,將竹筍、高湯、鹽略煮,然後出鍋;然後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用料酒將米飯煮熟,加入少許味精,將竹筍倒入炒鍋中,翻炒均勻即可上桌。
功效:清熱化痰,祛風消毒。
2.甘蔗粥
原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將甘蔗洗凈榨汁,高粱米洗凈,將甘蔗汁和高粱米放入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水,煮成稀粥。
功效:健脾消食,清熱生津。
3、蘿蔔杏仁水煮牛肺
材料:蘿蔔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蘿蔔切塊,杏仁去皮。用開水燙過的牛肺,再用姜汁和料酒翻炒。砂鍋加適量水,放入牛肺、蘿蔔、杏仁,煮熟。
功效:補肺清肺,降氣化痰。
4.蜜餞雙仁
材料:炒甜杏仁250克,炒核桃仁25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將炒好的甜杏仁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壹個小時,然後加入核桃仁,取汁,幹後加入蜂蜜,拌勻至沸騰。
功效:補腎潤肺,止咳平喘,潤燥。
秋分的衛生註意事項
1,冷水洗臉,秋季適當冷凍,預防感冒。
秋季早晚溫差大,要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及時增減衣服,防止感冒。但也沒必要過早“多穿衣”,要註意耐寒鍛煉,也就是常說的“秋凍”。
秋季養生要以“收獲”為主。運動要選擇輕松溫和,運動量小的項目。還可以做壹些耐寒運動和有氧運動,比如爬山、散步、打太極拳、騎車、跳舞等。適當的冷水運動對預防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效。所以平時可以用冷水洗臉、洗腳、洗鼻子,身體強壯的人也可以洗冷水澡。
秋天的早晚溫差很大,尤其是清晨。如果想獲得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單衣進行戶外活動。妳應該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增減衣服。運動時,不要壹下子脫太多。妳應該等到妳的身體熱了再起飛。運動後,不要穿著汗濕的衣服待在寒風中,以防身體著涼。
2、防燥應多吃“苦”的水果和蔬菜
秋分期間,飲食上要特別註意預防秋燥。秋分的幹燥不同於千禧年的幹燥。秋分的“燥”是涼幹,千年的“燥”是暖幹。在飲食上註意多吃些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季上市的果蔬有各種顏色,如蓮藕、菱角、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這些都對調養有好處。
秋分時節,還可以多吃辛辣、酸味、潤燥或降肺的蔬果,尤其是白蘿蔔、胡蘿蔔。值得提醒的是,秋分過後,寒冷的氣息越來越濃。如果脾胃不好,經常拉肚子,吃太多水果也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
預防秋燥,對於運動員來說,每次運動後要多吃滋陰潤肺、生津生津的食物,如生梨、芝麻、銀耳等。如果出汗多,也可以適量補充壹些鹽水。添加時以“少量多次慢慢喝”為準則。秋分的藥膳也要善用百合,如百合蓮子湯、銀耳百合湯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除了飲食,記得給自己的皮膚做壹些保養,防止皮膚開裂。
3、秋季進補切不可亂補。
按照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進補的季節,但是秋季進補不能亂補,要註意五大禁忌。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不僅增加開支,還害了自己。比如吃太多魚肝油可能會中毒,長期吃葡萄糖也可能導致肥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的增加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其次,避免推崇補品。有些市民盲目地認為藥價越高對身體越有利,但實際上,過度濫用滋補品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高血壓,甚至鼻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