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熱多汗,營養隨汗液排出體外。氣溫高影響食欲,消化功能下降,造成“三分虛無病”。部分胃病患者難以適應炎熱,夏天會出現發熱、中暑、胃痛、腹瀉等癥狀。壹般情況下,人稍有不適,食欲就會下降,可見腸胃與身體各部位密切相關。
感覺舒服,生活規律。精神因素與消化密切相關,焦慮、憤怒、恐懼影響食欲,會出現上腹痛、腹脹、胸悶等癥狀,所以人們要註意調節自己的心理,尤其是在夏季,保持壹顆平常心。生活規律,壹日三餐,睡眠充足。如果可能的話,中午可以睡個午覺。
夏天不宜多吃冷飲。為了解暑,人們往往喜歡吃冷飲。冷飲的溫度壹般在0℃-10℃,可以帶走體內的部分熱量,使人暫時感到涼爽。但如果吃得太多,吃得太快,會稀釋胃液,刺激胃黏膜,影響消化功能,引起胃痛。所以冷飲宜慢慢少量喝,不要任性。
享受空調應該夠了。胃病患者胃腸功能低下,夏天不要太貪涼,更不要長時間對著電風扇吹,尤其是睡覺的時候。空調溫度過低,導致室內外溫差過大。身體整天出汗無法散熱,反而會覺得冷,散熱機制紊亂。
我們必須註意飲食衛生。要吃幹凈新鮮的食物,太熱太冷,太粗糙的食物都會損傷胃黏膜,吃的時候冷熱適中,細嚼慢咽,飲食要清淡,可以吃壹些粥來養胃,比如綠豆粥、山藥粥、薏米粥等。
夏季胃腸疾病藥物治療四大指南:
發病初期不要用止瀉藥。
很多人壹拉肚子就用思密達等止瀉藥止瀉。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疾病早期腹瀉的排泄物可以排出人體內的致病菌和細菌產生的毒素,降低對人體的毒性。如果腹瀉頻繁且持續時間過長,並出現脫水,應在應用抗生素和糾正脫水後酌情使用止瀉藥。
氧氟沙星類藥物不適合兒童。
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可樂必妥復星等氧氟沙星類藥物也是人們家中常用的治療胃腸疾病的藥物。專家指出,這些藥物對腸道致病菌有很好的作用。但不適用於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有惡心、嘔吐、頭暈、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
根據細菌選擇抗生素
很多人腹瀉伴有發熱癥狀,就趕緊用諾氟沙星、諾氟沙星等抗生素。專家指出,發燒不宜使用抗生素。因為腸道多由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引起。,選擇抗生素時,最好先做大便細菌培養,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選擇最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不要過量使用微生態制劑。
采用麗珠常樂、培肥康、正長生等微生態制劑調節腸道菌群,糾正菌群失調。專家建議,此類藥物不應與抗生素同時服用。劑量加倍可能出現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