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如何養生?註意濕邪的侵襲
連續陰雨天,天氣潮濕,謹防健康“發黴”。下雨天如何養生最靠譜?已經下了三個多月的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天氣的影響。專家提醒,尤其要註意濕氣的侵襲。精神抑郁癥患者增多,健康狀況發生明顯變化的人數可能遠遠少於隨著持續的陰雨天氣而抑郁的人數。霧霾天氣會直接影響人的心情,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專家建議,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人們可以有意識地多做自我調節,放松心情,不要被惡劣天氣“牽著鼻子走”。除了心理問題,還有幾個跟濕有關的疾病——疲勞、腸胃不適、哮喘等等。科學研究表明,相對濕度過高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我們的健康。正常情況下,人體對外界溫度、濕度等環境變化有天然的調節能力。但當相對濕度達到65%以上時,大量的濕氣會通過鼻、口、皮膚等部位進入人體。此時,壹些體質較弱的人,體內水分調節系統容易失衡,導致大量濕氣滯留體內,從而造成濕邪。專家說,“濕”是自然界的“元氣”之壹。有壹定濕度的空氣是正常的空氣,是正常人所需要的,但過滿也會成為季節的致病因素之壹。中醫認為,“濕邪”會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成為致病因素,侵入體內,引發疾病。濕濃而粘。當外濕侵入人體時,就會停留在體表。人明顯感覺被濕氣“包圍”,那種又厚又粘的感覺就會出現。久而久之,會覺得渾身無力無力,說明濕氣太重。細菌滋生脾胃不好。除了環境中的外濕,人體的內濕也會影響健康。專家表示,內濕多是由於脾臟健康受損所致,尤其是脾胃不好的人。有些脾虛陽虛的人,容易被濕氣侵襲,變成“濕邪”。濕氣可侵入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當這些陽氣不足的人身體應付不了,或者補品吃多了,也會使脾被濕氣困住,覺得沒有胃口吃飯。還容易產生噯氣(打嗝)、腹脹,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癥狀。細菌在溫暖潮濕的春天也會滋生,如果食物被感染,很容易引起“病從口入”。呼吸道疾病內濕的加重,也會造成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或加重。“當濕氣侵入時,有些人會感到胸悶、氣壓低、呼吸不暢。”專家說,壹些哮喘患者在這樣的天氣裏也容易發作。對於非哮喘患者來說,南方的陰雨天不僅潮濕,而且寒冷。當人體抵抗力減弱時,也會引起呼吸道疾病。人的呼吸系統最怕冷。早春時節,人體毛孔最先打開,容易造成濕邪的入侵。因此,提醒人們不要貪圖壹時的涼爽,過早過快地脫衣服,尤其是出汗時不要吹風,謹防外邪侵入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