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過程和方法讓學生收集關於時間的信息,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建立了小時、分、秒的時間概念,培養了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了時間單位“秒”,就知道1分鐘=60秒。
教學難點: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過程和方法讓學生收集關於時間的信息,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建立了小時、分、秒的時間概念,培養了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了時間單位“秒”,就知道1分鐘=60秒。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探究分秒關系來收集關於時間的信息,培養動手能力。
教學過程:
第壹,進口
同學們,每年大年三十,我們都會和親戚坐在壹起,看春晚的直播節目。妳看,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我們壹起來數壹數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壹!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測量這樣的短時間,通常使用更小的單位-秒。對秒的理解。
第二,新撥款
(壹)知道秒,知道1 =60秒
1.拿出妳的手表看壹看。妳看到了什麽?
原地交流,點名匯報。
2.關於秒妳想知道什麽?
健康1:壹秒有多長?
生2:秒針走壹次需要多久?
.....學生提問。
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3.摘要
秒針走1的時候是1秒,秒針走1圈(60格)的時候分針走1格,所以1分=60秒。黑板:1 =60秒。
第三,鞏固練習
1,練習14,問題1,填入適當的時間單位。
小明每天睡9()左右;小紅需要20()才能戴紅領巾;用電飯鍋煮飯大概要25()左右。
學生獨立完成。說出妳的想法。
2.動手吧。2.(感受時間的長短)
老師捏了壹下手表,讓學生們做他們喜歡的事情。試試看。1分鐘能做什麽?
學生壹起做。
3.小遊戲:學生閉上眼睛,老師說開始。當妳認為1分鐘到了的時候,舉手看看誰對1分鐘的估算更準確。
第四,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什麽?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二
1,通過觀察、運算、比較的過程,學會識別對稱圖形。
2.通過各種感官和形式的參與,感知對稱圖形的特征,找出對稱軸。
3.體驗剪、拼、畫,發展空間概念,培養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稱圖形的特點。
教學準備:練習紙、圖形紙、剪刀、課件等。
教學過程:
首先,創造壹個情境
美麗的草地上有許多蝴蝶。
2.妳認為這幅畫怎麽樣?蝴蝶呢?
3.我們今天就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壹下!(課件演示:蝴蝶翅膀合攏展開)
二、理解對稱圖形
1,老師帶了很多圖形,看看有哪些圖形。
2.戰鬥。妳能從上面的圖片中選擇兩張來制作下面的圖片嗎?
壹、學生操作,老師指導。
讓學生展示他們的作品。
C.除了這些圖形,妳還能拼出其他同類型的圖形嗎?
d,學生秀。
3.孩子們拼寫正確嗎?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圖形的特點。
健康:壹樣;對折會重疊...
4.看看我們同學拼出的數字。它們不同嗎?(驗證)
5.得到名字
像這樣的人物,我們給他起個名字吧。(對稱圖形)
對稱圖形有什麽特點?
6、聯系生活尋找對稱圖形。
第三,動手操作,制作對稱圖形
老師:生活中有那麽多對稱的圖形。現在我們來做壹個對稱的圖形。我們想做壹棵小松樹。有什麽好辦法嗎?
學生:畫個圖(怎麽畫?)畫半棵樹/直接砍。
老師:那我們來試試吧!
展示學生作品。妳是怎麽切的?
只有這樣切,才能左右對稱。我們稱這個折痕為對稱軸,對稱軸的左右兩邊形狀相同。(課件顯示對稱軸)
妳能畫出這個對稱軸嗎?
第四,判斷對稱圖形,畫對稱軸。
1.仔細觀察,判斷這些圖案是否對稱。談談驗證的方法。
2.畫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畫壹個正方形和壹個圓形的對稱軸(機動)
五、多種形式,自主聯系
1.上面的圖形對折後就是下面的,用壹條線連起來。
2.上圖展開後,就是下圖,用線連接起來。
3、臉書欣賞。展示壹半,讓學生想象完整的臉,然後呈現出來。
課外拓展,豐富知識。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和交流,了解小數和整數乘法的各種計算方法,感受垂直計算的優越性。
2.通過與整數乘法的比較,了解小數和整數乘法的計算規則,並能在縱列中正確計算。
3.滲透解題策略的多樣化,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和多樣化。
教學理念: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課程大力倡導的三種學習方式。本課意在讓學生主動建構,主動參與數學學習,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算法的多樣性,最終達到理解小數和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的多元化目標。
教學過程:
壹,引入情境,引發認知沖突
同學們,秋天到了,許多水果都成熟了。妳們壹定都很喜歡水果!我們去大統華的水果超市吧!(課件展示了帶價簽的水果圖)
蘋果每公斤3元。
甘蔗每公斤0.9元
現在就來買壹種妳喜歡的水果吧!
學生選擇,然後全班交流。
老師先買了2公斤蘋果。老師花了多少錢?
後來買了3斤甘蔗。妳知道老師花了多少錢嗎?
要求學生四人壹組,先自己計算,然後與同伴交流。妳是怎麽計算的?
小組演示:
(1)0.9×3是三個0.9之和。我可以用小數0.9+0.9+0.9縱向算出2.7元。
(2)0.9元是壹個9角,三個9角是壹個27角,也就是2元的7角,也就是2.7元。
(3)也可以作為整數縱向計算。
對比:加法和乘法的垂直計算更簡單。
設計意圖:學生愛吃水果引入生活場景,與學生現實生活自然對接,學生很快就會進入學習狀態。學生可以很容易地算出2公斤蘋果的價格,然後拋出3公斤甘蔗,即0.9×3,這是學生從未遇到過的。這時候就產生了認知沖突,而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這種沖突因為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可以得到壹定程度的突破。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交流,我們知道0.9×3的結果有很多種計算方法。我感受到了解決問題的算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第二,積極參與,體驗過程。
1,同學們,今天超市西瓜打折,每公斤只要2.35元。小明的媽媽想買3公斤西瓜。她要為此付多少錢?(先算加法,再算乘法)(課件展示圖片)
學生公式,老師黑板:2.35×3。可以自己算嗎?學生們以書本結束學業。
設計意圖:將方法進壹步簡化為加法和乘法,通過十進制加法和十進制乘法的計算,感覺十進制乘法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之和的簡單運算。
2.如果我們想買32公斤的西瓜而不是3公斤,我們應該付多少錢?
學生公式2.35×32怎麽算?試壹試,然後把妳的計算方法和妳的搭檔交流壹下。
設計意圖:這時候學生的認知又沖突了。用加法計算顯然不夠簡單,但用垂直乘法顯然是正確的方法。這樣,學生可以從多種計算方法中體驗乘法。
2.試壹試
用計算器算壹下下面的問題,看看乘積的小數位和因子有什麽關系。
4.72×12 2.8×53 103×0.25
告訴妳的搭檔妳發現了什麽。
和全班交流,揭示小數和整數乘法的計算規律,揭示題目。
設計意圖:在計算器的幫助下,學生可以快速找到乘積與因子的小數位數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利用計算器幫助學生找到新課程所倡導的規律的壹個很好的體現。
第三,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1,快速出拳攻擊
(1)根據148×23=3404直接寫出以下問題的乘積。
14.8×23= 148×2.3= 148×0.23= 1.48×23=
學生直接在書上完成,然後交流。
設計意圖:這是壹個為乘積和因子的小數位之間的關系而設計的基礎練習。通過這組練習,學生可以進壹步感知十進制乘法和整數乘法在計算方法上的相似之處,進壹步鞏固計算方法,明確因子* * *有幾個小數位,其乘積有幾個小數位,為以後學習十進制乘法做鋪墊。
(2)練習。
同學們,讓我們看看誰更擅長計算。請在書上完成它。
校對的時候,說說怎麽對齊,怎麽確定產品的小數位數。
設計意圖:在這組練習中,學生不僅要能正確計算,而且要能正確確定乘積的小數位數,還要了解小數乘法的豎排和寫法,即通過整數乘法來對齊計算,最後指向小數點。這對以後的計算非常重要。
(3)同學們,妳們能自己縱向算出以下結果嗎?
0.68×9 3.24×65 32×1.9 54×0.41 1.05×24 0.217×1
請1、2組學生做第壹行,3、4組學生做第二行,6人表演。
完成後,同桌同學交換檢查,檢查板子性能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本練習是在學生明確列豎計算的要求和書寫格式後進行的,有助於進壹步鞏固計算規則,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而且互檢還能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合作意識和評價能力。
2.巨大的挑戰
妳能算出0.12+0.12+0.12+0.12的結果嗎?555交流,妳是怎麽做到的?妳為什麽這麽做?
設計意圖:學生可以根據小數乘以整數的含義,自行列出乘法公式,並正確計算其結果。加法在這裏變得非常困難,但是乘法卻顯示了它獨特的優勢。學生可以體驗到,雖然算法是多樣化的,但我們還是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就是基於它的多樣化。講講為什麽這樣做,可以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
3.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同學們,妳們知道世界上最快的物體是什麽嗎?
是的,它很亮。有多快?
每秒30萬公裏。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只有每秒0.33公裏,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閃電離我們有多遠?
展示:小花在看到遠處的閃電3秒後,聽到了雷聲。已知雷電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每秒0.33公裏。閃電離小花有多遠?(從閃電到看到閃電的時間省略)
學生獨立計算和交流。
設計意圖:打雷是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自然現象,學生對此非常熟悉。利用今天所學的十進制乘法,學生可以計算出閃電離我們有多遠,這讓他們感到很新奇,並且不自覺地再次鞏固了計算方法,很好地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搭建了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增強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感受。
(2)上周日,高先生開車去蘇州遊樂園玩。我們家在蘇州遊樂園大概200公裏。出發前,高先生檢查了油箱,發現裏面有25公斤汽油,每公斤汽油可以跑6.8公裏。妳猜,高小姐去蘇州遊樂園的路上加油了嗎?
學生各抒己見。
那怎麽才能知道高先生有沒有在路上加油呢?
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知道,如果25×6.8大於200,說明不用加油,如果小於200,就要加油了!
學生通過計算證明自己的觀點。
設計意圖:這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通過先猜測,再計算,最後驗證,學生們經歷了壹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這也是我想在這節課上體現的思想之壹。
(3)我是小管家
學生,壹般都是爸爸媽媽買菜做飯。今天妳想自己當管家嗎?以下是今日市場部分蔬菜價格:(元/斤)
部分市場價:(元/公斤)
豬肉
青菜
歐洲鯽魚
蝦子/蛋
小紅蘿蔔
雞肉(作為食物)
卷心菜
7.5
2.5
八
15.5
2.8
6.4
1.5
請和妳的搭檔壹起設計壹份既經濟又有營養的菜單,並計算出妳需要的量。比較誰的菜單最合理。然後周日自己動手,做壹個有能力的小主人。(如果時間來不及,可以課後完成)設計理念:這是壹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通過選擇和計算,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培養了動手能力,增強了數學的實用性。
第四,全班總結,課後延伸
同學們,今天妳們收獲了什麽?
別忘了回家做個小管家!下次,當妳去購物的時候,自己算算。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進壹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壹個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加減計算的方法,能夠正確、快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2.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小數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了解十進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可以提高我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我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進壹步理解小數的含義,掌握壹個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首先,揭示題目的要求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做壹個關於小數知識的綜合練習。(板書)通過實踐,希望學生進壹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壹個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靈活運用小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正確、快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第二,分層實踐內化促進
(1)基本練習
1.完成第106頁的練習10,問題1。
(1)展示圖片,學生可以獨立繪畫。
(2)指名道姓回答,把重點放在自己的想法上。
(3)師生* * *同歸:先看平均分多少份,再看畫了多少份。
2.完成106頁上的練習10,問題2。
(1)獨立填寫教材中適當的小數。
(2)集體反饋,重點是妳所想的。
(3)。
3.完成106頁上的練習10,問題3。
(1)出示問題,讓學生口頭說出每人存了多少錢。
(2)比較,集體反饋,重點在於如何比較。
(3)。
4.完成106頁上的練習10,問題4。
(1)引導理解數軸,理解問題的含義。新課程標準是什麽?
(2)獨立做,想想哪個數字最接近0.5,哪個最接近2?
(3)全班交流反饋。
(2)綜合練習
1.
(1)1元的6/10是()元,寫成小數是()元;3角是1元的(),是()元,寫成小數是()元。
(2)0.5分米是()分米,是1分米的(),是()厘米。
(3) 0.8(),2.6讀作()。
(4)1.4米=()米()分米3元2角=()元0.4分米=()厘米7角=()元16.5元=()元()角。
2.填寫○>、
0.5○0.91.2○0.82.6○3.410.5○9.8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2.4,0.9,1.7,1.5,0.4。
4.在跳遠比賽中,小明跳了3.2米,高笑跳了2.8米,肖軍跳了4米,()跳得遠。在100米的比賽中,小明跑了15.6秒,跑了16.5秒,小16.9秒,()跑得很快。
在作業紙上獨立完成。
小組校對和交流。
與全班交流,重點關註有疑問的問題。
5.家庭作業:練習10,問題5(前四題)
獨立後校對全班。
比較每組的上下題。妳發現了什麽?在小組中談論妳的發現。
第三,反饋升華
妳認為妳在這個班的表現如何?妳得到了什麽?有什麽問題嗎?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6加10計算6加幾的問題,了解6加幾的計算過程並口頭說出。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遷移能力。
3.滲透函數思想,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6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困難
熟練6加幾的計算。
教學過程
首先,查看導入。
老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9加幾,8加幾,7加幾的題目。妳還記得怎麽算嗎?出示聽寫卡:說出聽寫過程。(想想:用2把8做成了10,用5除2和3。
8加2等於10,10加3等於13。)
依次出示口算卡,學生開火車做口算。
投影演示
點名回答。
老師:前段時間我們研究了9加幾,8加幾,7加幾的題目。猜猜我們今天應該學什麽?(6加幾)
板書:6加幾
第二,引導探索。
1.教學實例1。
(1)板書:□
老師:這道題怎麽解?請盡力去做。
學生努力完成。全班交流:
隨著學生聽寫的過程,老師演示課件6,並補充幾個。
老師: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這個問題,說明妳很擅長學習。誰願意再講壹下這道題加起來十的計算過程?
點名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寫道:
問:為什麽把5分成4和1?
(2)板書:□
點名回答。(如果有學生很快說出結果,問他:妳怎麽這麽快就算出來了?學生可能是從上壹題算出來的,所以要鼓勵,引導他們用十的方法來算。如果上壹題沒有結果,6加6怎麽算?)
學生分組交流。
點名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寫道:
2.教學實例2:繼續演示課件6,補充幾個。
黑板上寫著:□、□、□
老師:妳會做這些題嗎?請盡力去做。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
(可能有幾種方式:① ②想想,所以)
對比:哪種方法能快速說出數字?(利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更容易計算。)
第三,鞏固練習,繼續演示課件6加幾。
1.
命名描述:左葉有6只瓢蟲,右葉有5只瓢蟲。有多少只瓢蟲?
學生獨立解決。
修改:怎麽算的?
2.
學生們以圖片的形式講述他們自己的解決方案。
修改:怎麽算的?
3.名字和數量。
4.學生獨立完成下壹道題。
第四,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什麽?妳得到了什麽?有什麽問題嗎?
遊戲:射擊見詢問活動。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6
壹、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
2、在特定的情境下,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三、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具:
多媒體課件。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學過程:
(1)場景導入。
1,老師說話導入:今天,我來和妳交朋友。歡迎嗎?妳喜歡什麽樣的老師?猜猜老師喜歡什麽樣的學生?老師聽過這樣壹句話,讀書的女生最美,讀書的男生最帥,讀書的孩子最可愛。妳喜歡閱讀嗎?嗯,今天老師想帶妳去書城,妳願意嗎?
2,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就是去之前要給我做對題。現在讓我們看看有什麽問題(多媒體演示和口頭計算)
(1)20×3040×5070×20__×20
(2)12×4013×7060×5080×40
3.老師:學生們做得很好。現在我們去書店看看吧!
4、展示主題圖(點擊課件,進入書城。)
(2)探索新知識。
1,明白意思。
(1)老師:請仔細觀察圖片。妳能從圖片中獲得什麽數學信息?
(2)學生觀察後回答:小紅買故事書,壹套12本,每本24元。壹個* * *值多少錢?(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提問。
老師:要求:壹個* * *,我要交多少錢?如何形成?
3.學生試圖獨立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公式:24×12)
(2)問題:誰能幫小紅算出應付的錢?四人壹組討論。
(3)展示做題的情況,讓學生說說妳是怎麽做的。老師做的。
5、並揭示知識題目。
(1)老師:剛才同學們在幫小紅計算的時候也學到了新知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無進位)(板書知識題目: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無進位))
(2)老師:豎著算兩位數乘以兩位數要註意什麽?
(3)學生回答:相同的數字要對齊,從壹位數乘到壹位數。
(3)鞏固提高。
1,老師:同學們幫小紅算好了價格,她很開心。為了感謝大家,她介紹我們買了壹些好書。妳喜歡買什麽樣的書?請算出價格:
(1)多媒體演示:
學生可以分組做,組長會檢查,選出最好的作業。
(2)展示報告,讓學生談論計算過程。
2.老師:學生真聰明!但是粗心的小明還沒有買書呢!這是怎麽回事?(多媒體顯示“糾正錯題”)
(4)拓展應用。
1,老師:大家都買了自己滿意的書,妳開心嗎?逛書城真的很好玩,不僅能買到好書,還能抽獎。
(1)看圖介紹遊戲規則。
(2)師生遊戲。(最高分獲勝)
2.老師:妳中大獎了嗎?我們也回家吧。今天的購書活動結束了。再見!
(5)課堂。
1.妳從這門課上收獲了什麽?
2.妳在這門課上表現如何?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道力可以使運動的物體停止,也可以使停止的物體運動。
2.探究什麽因素與物體的運動和停止有關。
3.知道力可以直接作用於物體,也可以通過其他物質作用於物體。
4.註意生活中物體停止和運動的受迫現象。
教學重點:如何使物體運動和停止,探索什麽因素與物體運動和停止有關。
教學難點:通過實驗操作,探究物體運動和停止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準備:乒乓球,2到3個不同重量的玩具車,課件。
預習要求:觀察生活中物體運動和停止的現象,初步思考物體運動和停止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過程:
第壹,新課程的引入
1.視頻回放:壹輛公交車緩緩開到站臺停下。乘客上車後,公交車再次啟動,繼續向前行駛。
2.老師的解釋:這個視頻的場景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當公共汽車到達站臺時,它會停下來。乘客上車後,繼續開車。那麽公交車停和動有什麽關系呢?今天我們將在這節課上討論這個問題。
3、板書題目:9、動與停
4.學生壹起閱讀題目,了解學習內容。
第二,怎麽才能停下來動壹動?
1.老師的問題:同學們,如果讓妳們啟動已經停止的滑板車,妳們會怎麽做?反過來,我要求妳停止移動踏板車。妳會怎麽做?
2.學生交流討論。老師的相機指導。如果我們想讓靜止的踏板車移動,我們必須用腳把它推回去。如果妳想讓正在行駛的滑板車停下來,妳必須用腳抵住地面才能讓滑板車停下來。
3.老師總結:無論是移動靜止的滑板車,還是停止移動的滑板車,都需要用力。只有借助力量,才能移動停止的滑板車或停止移動的滑板車。
第三,探究什麽因素與使汽車移動和停止有關。
1.給我看壹些不同重量的玩具車。同學們,看看老師有幾輛車。這些汽車有不同的型號、尺寸和重量。老師手裏的這些玩具車是動的還是停的,與哪些因素有關?
2、學生提出自己的假設,老師相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