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血糖波動在3.3-8.9 mmol/L之間,而糖尿病人的血糖波動幅度很大,低的時候2.8,高的時候30多,這就是血糖的超範圍波動,引起並發癥。血糖越高,波動越大,並發癥越快越重。只要血糖波動超過10 mmol,就會對器官和人體組織造成傷害。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麽長期服藥會出現並發癥。其實可以反過來考慮。如果吃藥就能避免並發癥,糖尿病有什麽可怕的?
患者必須明白,血糖波動超出範圍,必然會出現並發癥。
血糖的影響不僅僅是吃什麽藥,還有人體自身的因素。影響血糖的因素主要有四個,分別是中樞神經、交感神經、內分泌和飲食。晚上睡不好,第二天血糖肯定高,因為中樞神經沒有休息;飯後血糖迅速升高,這是交感神經的作用;糖尿病人不能生氣、焦慮,生氣、發火會改變內分泌。很多人的內分泌異常導致血糖長期升高。飲食是糖尿病人最痛苦的事情。隨著病程的發展,吃飯的問題越來越難。很多人吃少了會低血糖,吃多了血糖就會超標,因為隨著病程的進行,胰腺調節血糖的能力在下降,註射胰島素的人100%會低血糖。正是因為血糖不可避免的波動,所以遲早會出現並發癥。
五、食控糖,壹生健康。
糖尿病人能活多久?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兩個病人。壹位患者在被診斷為糖尿病後僅四年就出現尿毒癥並進行腎移植,另壹位患者在1957出現糖尿病。當時醫院沒有降糖藥,他長期堅持飲食控制。他健康地生活了53年,幾乎沒有並發癥。包先生,現居北京交通大學。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和壽命完全取決於血糖的波動範圍。如果不吃藥,血糖的波動範圍和正常人壹樣,糖尿病人的壽命和正常人壹樣。這裏有兩個重要條件,壹是不吃藥,二是血糖波動和正常人壹樣。
糖尿病患者不吃藥血糖波動能和正常人壹樣嗎?是的,我確信我能。
原因很簡單。雖然在診斷糖尿病時,50%以上的胰島細胞已經死亡,但仍有相當數量的胰島細胞存活並能分泌胰島素。如果患者從確診糖尿病開始,每次進食都將碳水化合物(谷物)的攝入量減少到正常人的壹半,血糖波動範圍將與正常人相同。幾乎每個人剛確診糖尿病的時候,只需要做兩件事。第壹個是閉嘴第二個是打開他的腿,讓他不用吃藥血糖也能正常。
每餐減少碳水化合物不是為了挨餓,而是改變飲食習慣。妳可以把壹頓飯分成兩次,總量不減,而胰腺的負擔卻減輕了壹半。還可以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在肝臟中可以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以滿足細胞代謝的需要。也可以用不同食物的血糖指數來吃。面包和饅頭的升糖指數很高,面條的升糖指數是面包的壹半左右。同樣數量的面粉可以用來做低血糖的面條。
閉上嘴和張開腿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人能真正依靠它來解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問題。管住嘴是控制血糖上升的因素,邁開腿是降低胰島素抵抗,提高胰島素利用率。只有把嘴閉上,同時把腿分開,讓胰島細胞輕松作息,合理休息,才能阻止胰島細胞不斷死亡,有效控制血糖波動,讓糖尿病人像正常人壹樣生活。
大量事實證明,無論患者病程長短,只要服藥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或者每天胰島素用量不超過40單位,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停止服藥和胰島素,像正常人壹樣生活。當然,停藥和註射胰島素有兩個重要條件。壹是病態的胰島細胞可以恢復健康,二是合理飲食,堅持運動。沒有死亡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大多是病態的,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只有病變的胰島細胞健康,才能真正恢復胰島素分泌功能。
合理飲食的知識很棒。不僅要享受美食,還要營養均衡,不能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