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給妳幾個選項,妳來選猜:
壹、飲食
b、情緒
C.運用
d、生活環境
e、醫療條件
f、健康知識
g、生活習慣
妳選擇哪壹個?
其實這些問題對於養生都很重要,但是如何判斷哪個是最難解決的,哪個是養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我給的答案是:g .生活習慣。具體原因,聽我慢慢說。
對於壹個健康的人來說,保持所有器官的健康就是保持健康。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是非常困難的。總的來說,我們可以這樣概括:
第壹,傷害身體的方法數不勝數,保護身體的方法卻不多。
第二,有些傷害身體的方式可以立竿見影,有些是逐漸顯現的。
第三,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人總體上是壹個種族群體,不是虎、豬、牛、馬。保護身體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養生法”,也有同樣的壹般原理。
第四,在身體有問題的情況下,醫療壹定要有實用價值。
五、人體的疾病,壹定是從個體器官發生的(在這裏,請不要拍馬屁,全身器官同步性問題確實存在,我們可以認定為衰老。而衰老是壹個完美的健康結局)。糾正人體器官或嚴重病變的問題是壹項醫學任務。但是,任何醫學治療都無法去除妳身體器官病變的原因,解決疾病的問題。只有靠自己,才是建立正確的衛生習慣。
第六,醫療不是健康最好的守護神。人體是壹個完整的系統,就像壹個星系。我們不能指望通過外部幹預來保持穩定。所以藥物對人體的作用是糾正偏差,而要糾正偏差,需要的是建立習慣。醫生給的藥和醫生給的生活習慣、飲食建議做對比。後者其實更重要。比如醫生根據妳的病情告訴妳戒酒,但妳就是想喝。對不起,妳將在下壹站下車。
綜合第壹項和第二項,我們面對的是壹個非常可怕的情況,那就是身邊總是有很多不可預知的事情、問題和變化在發生,我們不知道這些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什麽影響。這些東西有的可能沒什麽效果,但有的會馬上要了妳的命,有的會慢慢傷害妳的身體。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其中之壹。
我個人可以理解西方反疫苗團體的思維模式,他們擔心疫苗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致命的,甚至可以遺傳給後代。所以他們願意用小概率死亡來對沖疫苗的風險。因為歷史上美國的疫苗出現過太多問題。
認識到身體不是壹個孤立的器官,而是壹個綜合的系統,是我們繼續探索保健方案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必須把健康作為壹項綜合管理工程來對待。所以,妳咳嗽,腰酸,腸胃不好,焦慮,眼睛幹澀,大便少。無論出現何種類型的慢性癥狀,妳都應該知道這個問題是無法通過藥物治療治愈的。要看:改變習慣,改變導致癥狀的習慣。
目前可以對應的基本身體問題和不良習慣有:
吸煙=痰多、咳嗽、氣短、癌癥
素食=各種癌癥,營養不良,角質粗糙。
食肉=肥胖,嗜睡,痰多,三高。
缺乏運動=氣短,心肺功能弱,肥胖,三高,失眠。
水果多=嗜睡、營養不良
熬夜=癌癥、焦慮等心理疾病,等等。
壹個人自身的健康沒有什麽微不足道的,壹個人病到足以知道這壹點。
無論是什麽健康問題,都要認識到位,認真對待,才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對於實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的人,我建議自己深刻反思,觀察自己的生活習慣。
如果沒有頭緒,可以從調整心情,調整飲食習慣入手。愛吃肉的要控制吃肉,愛運動的要減少運動。適當運動不運動,素食補肉。喜歡熱鬧,要安靜。習慣沈默的人,去湊熱鬧吧。
說到這裏,我們要認識到,所有長壽的人都有長壽的理由,所有短命的人都有短命的問題。如果身邊有長壽的人,有時間多觀察多研究,對提高醫療保健水平是有好處的。就我個人而言,我觀察了我周圍長壽的人,發現他們肯定至少有這些優點:
1,豁達開朗。
2、良好的睡眠習慣。
3.適度運動。
4、不喜歡管事。
5、不挑食,飲食略清淡,但多樣化,壹般算是吃貨,但不貪吃。
6.我喜歡聊天、閱讀或聽收音機和看電視。
7.懂得自己按摩。
8.生活有固定的節奏和規律。
9、了解壹定的醫學知識,對自己的疾病有清醒的認識。
10,偶爾打打零工。
妳身邊的長壽人士都是這樣的嗎?希望妳觀察學習,希望妳長壽幸福。
最後,總結成壹句話:
修身養性,改變習慣是最難的事情。
但如果妳真的能改變習慣,向長壽者的習慣靠攏,妳的長壽壹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