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形,山區戶外運動可分為以下系列:
1,叢林系列
叢林系列中的山地戶外運動包括定位定向、叢林穿越、叢林覓食、叢林露營、野外生存等項目。
2.峽谷系列
峽谷系列戶外運動主要有漂流、索渡溪、逆流而上、順流而下。
3.登山和攀巖系列
登山攀巖系列的定義比較簡單,主要是指以登頂為目的的攀登運動,即攀巖、落石等戶外運動。
4.荒地系列
荒原系列主要包括沙漠、戈壁、低海拔大面積沼澤地區、無人區的體育活動,如穿越、求生等,是壹項極具挑戰性的戶外運動。
5.高原探險系列
高原探險系列戶外運動主要是指各種具有探險性質的戶外運動,如洞穴探險、高原徒步、峽谷穿越、河源探險等。
6.水平戶外運動
水平戶外運動主要分為有器械和無器械兩大類。前者包括自行車穿越和直排輪滑穿越,後者主要包括公路競速和公路徒步。
7.小組活動
山區戶外運動的最後壹類是集體活動。所謂團體活動,是指群眾性的登山活動,參與人數多,危險性小。壹般登山活動都是沿著山間小道或人工道路進行的,這也是壹項很受歡迎的戶外運動。
山區戶外運動包括哪些?
山地戶外運動是指在自然山地進行的壹組集體運動。包括山脈運動、峽谷運動、沙漠運動、島嶼運動和人工建築運動。
巴中市有哪些旅遊景點?巴中市旅遊景點簡介。
1,光霧山。光霧山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北部,距縣城70km,距陜西省漢中市70km。主峰海拔2500米,景區面積400多平方公裏。氣勢磅礴,地形復雜,峰巒疊嶂,林海秀美,洞穴幽深,山泉密布,雲霧繚繞,森林遼闊,景點眾多。古珍稀動植物為中國名山之首,1993被省政府列為全省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9年,它贏得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
2.悍馬水鄉。司馬水鄉是國家水利風景區“江口水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濕地體驗、休閑度假、觀光農業、新型產業為依托的水鄉文化旅遊目的地,以孝文化、濱水民俗為依托的孝文化園、水上遊樂園。主要景點有清潔能源產業園、現代農業示範園、孝文化園、司馬國家濕地公園等。
3.白衣古鎮。白衣鎮,原名柳州,又稱白衣寺,位於平昌縣城東的巴河岸邊。“陽光照東門,巴河有柳州市,柳州市有美人。”這首民歌中提到的柳州就是白衣鎮。傳說這裏也叫“美人鎮”。白衣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4.諾水洞景區。諾水東田風景區諾水東田風景區位於通江縣城北80公裏處,面積約170平方公裏,有著名景點270余處。景區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地貌復雜,地貌奇特。諾水河縱貫南北,兩岸峰巒聳立,溝壑縱橫,峽谷陡峭。山、水、巖石、森林、峽谷,姿態各異,尤其是128地下洞穴,令人嘆為觀止。
5.平昌南天門旅遊景區,位於巴中市平昌縣五畝鎮,是米倉古道的重要節點。景區集山地運動、道教養生、紅色旅遊於壹體,主要由南天門森林體育公園和雙河生態園組成。
6.巴中南陽森林公園位於巴中東北部,自然風光獨特,原始風貌古樸,珍奇動物眾多。公園由舊地和四方碑、天馬山、五馬槽四個景點組成。
7.恩煬古鎮。恩煬鎮,恩煬古鎮,位於巴中市西南17公裏的古巴人聚居區,面積8平方公裏,人口3.3萬。歷經近1500年的悠久歷史,不僅有燦爛的文化,還有淳樸深厚的民俗文化和巴人遺風。還有革命鬥爭的光榮歷史,紅軍留下的大量文物裝點和弘揚了恩陽。
8.皇家山風景區。皇家山風景區位於平昌縣西興鎮圖雅鎮黃山村、白龍村、吳彤村、光明村、陳光村,面積12.6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70.6%。它是壹個集登山、茶遊、養生為壹體的旅遊勝地,現為4A風景區。
9.米倉山森林公園。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邊緣南江縣北部,秦巴山區(秦嶺-大巴山)米倉山南麓。東、北與陜西省南鄭縣相鄰,南至南江縣沙壩鄉、關壩鄉、寨坡鄉、陽壩鎮,西與廣元市旺蒼縣相鄰,與光霧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相融。
山地旅遊景觀主要包括哪些類型?
山地旅遊景觀類型包括以下類別10:
山地觀光
山地旅遊資源豐富,包括景觀巖石景觀、動植物景觀、氣象景觀、人文景觀、生產生活觀光等。要及時更新優化設計,將遊覽與娛樂相結合,進壹步豐富遊覽內容,提高產品的參與感和吸引力。
山地休閑
根據山區不同立地條件,開展森林休閑、垂釣休閑、競技休閑、遊樂休閑、藝術趣味休閑等山地休閑活動,使遊客消除工作、生活、學習中的緊張和疲勞,達到情緒放松、身心愉悅的目的。
山地體驗
參與體驗成為山地旅遊產品開發的重點,為現代都市人提供山地環境體驗、山野勞動體驗、山地文化體驗等多種體驗產品。
山地度假
特殊而復雜的立地類型,使山地擁有清新的空氣、宜人的氣候、優美的景觀、潔凈的水源等度假資源,適合森林小屋度假、露營度假、洞穴度假等山地度假產品。
山地運動
山區是體育旅遊的最佳場所,可根據實際開展林中漫步、野外生存、戶外拓展、爬山、騎車、劃船、漂流、降河、沖浪、滑水、攀巖、蕩秋千等多種運動。
康體保健
山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保健功能,其高濃度的負離子和植物精華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可以開發以森林療養、山地療養、溫泉療養為代表的戶外生態療養產品。
科普教育
將山地旅遊與科普教育緊密結合,開發多種科普教育產品,包括地質地貌、礦產、動植物、立體氣候、歷史文化、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
山地文化
山川、河流、村落、民俗、宗教文化等。在山區景區長期積累,對外地遊客有吸引力,可以相應開發素描攝影、民俗風情、宗教文化探索、民族節慶等旅遊產品。
美食購物
優良的生態環境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旅遊購物對象種類繁多,包括各種林產品、水產品和特色民間手工藝品。
山地特色
包括山地商業展覽、山地探險等。
簡介
山地旅遊以山地自然環境為旅遊環境的主要載體,以復雜多變的山地景觀、多樣的山地水體、豐富的動植物景觀、立體的山地氣候、區域小氣候等自然資源、山地居民適應山地環境形成的社會文化生活習俗、傳統人文活動形成的特定文化遺產為主要旅遊資源,以登山、探險、考察、野外拓展為特色,兼有山地觀光、休閑、度假等功能。
發展原則
1,以生態經濟和旅遊經濟理論為指導,以保護為前提,遵循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在規劃山地旅遊的同時,要註重保護森林生態環境。
2.它應以森林旅遊資源為基礎,以客源市場為導向,建設規模必須與遊客規模相適應。要充分利用原有設施,適度建設,註重實效。
3.要以生態環境為主體,突出自然野趣、保健等多種功能,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形成獨特風格和地方特色。
4、統壹布局,統籌安排建設項目,搞好宏觀調控;建設項目的具體實施要突出重點,先易後難,根據條件分步安排實施。
5、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專業技術標準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