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天有什麽壞處?
1:渾身顫抖
冷風壹吹,全身的肌肉都會繃緊。冷感受體被激發,傳入體溫調節中樞,會引起骨骼肌不自主的節律性收縮,目的是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緩解寒冷。這在醫學上叫做“寒戰熱”。在寒風中跺腳也是基於這個原理的本能反應。
2.冰冷的身體末端
當外界溫度過低時,會有更多的血液流向身體中心,為重要器官提供氧氣和營養,手指、腳趾、耳朵等外圍部位會因為血流量減少而感到寒冷。所以出門要戴耳罩,或者用寬帽圍巾遮住耳朵和鼻子;穿厚襪子、保暖鞋和手套;在胸部和背部穿上保暖的衣服有助於使血液流動均勻分布,保證身體外圍部位的血液供應。老人、小孩等體弱者要特別註意四肢保暖。從外面進入溫暖的房間,先搓搓手,再搓搓耳朵,讓耳朵迅速暖和起來。不適合用熱水或熱物體直接塗抹。
3.清理妳的鼻子
正常人每天分泌幾百毫升的鼻涕,會順著鼻粘膜纖毛運動的方向,流到後鼻孔,再流到咽部,其中壹部分會蒸發或幹涸,所以平時不會有鼻涕流下來。但當冷空氣進入鼻腔,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就會出現清鼻涕或鼻涕的現象。這是鼻子對冷空氣敏感的壹種自我保護反射。寒冷天氣出門戴口罩可以減少冷空氣進入鼻腔的機會。每天用冷水洗臉壹次,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流鼻涕的時候可以用溫鹽水洗洗鼻子,按摩壹下鼻子。如果有點冷空氣就流鼻涕,而且持續時間長,在室內也不會好轉。如果懷疑是鼻炎引起的,建議去醫院。
4.增加心臟負擔
在寒冷的天氣裏,為了給身體供應能量,心率會加快,心臟的耗氧量和工作負荷也會增加。低溫時,血液較稠,流速較慢,進壹步加重心臟負擔。壹旦受到冷刺激,冠狀動脈容易收縮痙攣,血壓升高。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為了降低風險,建議如下:第壹,洗澡前提高浴室溫度,避免寒冷刺激;睡前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第二,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大魚大肉,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血栓形成。第三,註意生活細節,比如位置變化時慢壹點,不要快起來。第四,註意心“涼”的預警信號。如果勞累時突然感到左胸疼痛或壓迫;突然覺得心慌,眼前發黑,感覺要掉下去了;呼吸急促、呼吸延長或無法呼吸;睡覺時突然驚醒,胸悶,呼吸不暢等。
5:氣短
頂著寒風行走有時會導致氣喘籲籲、咳嗽和惡心。倪冬梅說,這是因為寒冷幹燥的空氣會使鼻子幹燥,刺激喉嚨,使小氣管收縮,產生呼吸壓力。冬天出門,要保護好口咽,盡量用鼻子呼吸,避免冷空氣進入。平時註意補水,每天不少於七八杯,蜂蜜水有潤燥的作用;多吃梨、銀耳、百合等潤肺食物;家裏可以用加濕器,保持濕度恒定。
6:尿頻尿量過多
每個人的用水量在四季變化不大。冬天汗液蒸發減少,尿量也會相應增加。寒冷還可以刺激神經中樞,引起內分泌系統的調整和變化,增加排尿量。為了禦寒,包括膀胱在內的大部分器官都會收縮,更容易尿頻。冬天避免腰腹部受涼;保證充足的飲水量,白天增加,晚上減少,防止晚上頻繁起床影響睡眠。平時不要憋尿,以免損傷膀胱、前列腺等器官。
7:肚子縮成壹團。
感冒時,肚子裏的肌肉和血管會收縮,就會出現胃痙攣,就像抽筋壹樣。如果這個時候吃生冷硬的食物或者難以消化的大魚大肉,更容易給腸胃帶來負擔。所以,冬天壹定要保持腸胃的溫暖。少穿短衣服,尤其是不露臍的衣服;多吃溫熱易消化的食物,如熱粥、熱湯、燉菜等。,但肉類不宜多吃;定時定量三餐,讓胃保持有規律的胃酸分泌周期。需要提醒的是,冬天吃火鍋、麻辣燙雖然可以暖身,但不宜多吃,否則會誘發消化道潰瘍。
8:關節僵硬
寒冷會導致肌肉收縮,血液供應和滑液分泌減少,關節周圍組織(包括肌肉和韌帶)順應性差,所以很多人會感到肌肉酸痛,關節僵硬,關節炎疼痛加重。氣溫驟降時,大家壹定要及時添衣保暖,避免長時間呆在戶外。登山、爬樓梯等運動會增加關節負荷,不適合冬季。如果要運動,壹定要做好熱身,避免劇烈運動後僵硬的四肢受傷。飲食上要註意補鈣、維生素、蛋白質等。,並多吃牛奶、豆制品、蝦皮、海帶、核桃等。
9.感到沮喪
有些人在冬天會情緒低落,沒有精力,容易生氣,這就是所謂的“季節性情緒障礙”。冬季日照時間短,褪黑激素(壹種控制睡眠和清醒節奏的激素)紊亂,使能產生“快感”的血清素含量發生變化。在寒冷的天氣裏,人們的活動和社交活動減少,也會帶來抑郁。冬天陽光明媚的時候,出去曬曬太陽;在不太冷的時候,加強戶外運動對趕走抑郁很有幫助。如果家裏的燈光換成暖色,有助於改善心情。
2.冬天如何養生?
1.保暖:在冬季養生常識中,保暖是保證健康的關鍵。首先要註意穿衣,及時增加衣服,註意全身保暖。其次要註意腳部保暖,因為寒氣來自腳底,外界的寒氣大多從穴位豐富的腳部侵入身體。保持雙腳溫暖是非常重要的。
2.禁欲:冬季對應腎水。腎藏精,是藏精之本。腎精關系到人體生命生長、發育和生殖的全過程。腎主骨,生髓,髓與腦相連,與人腦功能有關。冬季養生要順應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腎精的保存主要是節欲,減少房事,避免房事過多。另外,適當的氣功指導可以補腎藏精,不妨多練。
3.多曬太陽:冬季陽氣內斂,外陽不旺。多曬太陽是調節七情、克服不良情緒的自然療法。陽光可以驅散陰霾,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心情自然會開朗起來,壞心情也就消除了。冬天尋求壹種安靜的心境,可以讓妳神清氣爽。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明,多曬太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從而強健骨骼,這也是儲存精氣的必經之路。
4.早睡晚起:根據冬季要隱藏的保健要點,最適合住密室,保暖衣服,調整飲食,適應寒冷的溫度。早睡晚起,避免霜凍。早睡晚起,壹是可以避免與外界多接觸,從而避免外界寒氣的侵襲,二是可以保存精子。這樣的作息方式減少了很多活動,也減少了很多消耗。另外飲食起居衣物都保養的很好,正好符合冬天躲起來的要求。
5.不宜頻繁洗澡:陽氣內斂的時候,如果被湯和火逼著,肯定會出汗。中醫認為汗液為心之液,屬於人體內的陰道液,不能隨意損傷。出汗過多或過多易損傷陰道液,不符合冬季養生要點,陽氣會隨陰道液泄散,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骨肉變薄,易受傷,外感多病。
3、冬季衛生註意事項
1註意多喝水。
要補充夏天流失的水分,而秋冬季節非常幹燥,每天都有大量水分通過皮膚蒸發,所以補水是必不可少的。建議妳根據日常活動量喝水。壹般情況下,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水,不要喝太多水,以免產生不良影響。
2.健康飲食
飲食以滋陰潤肺為主。老年人和腸胃相對較弱的人早餐可以喝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應多吃酸味果蔬,少吃辛辣食物,這對保肝益肺大有裨益。
3、註意保暖
秋冬季節氣候寒冷,要註意保暖,切不可雍容華貴,也不可溫吞,以免感冒生病。最好的辦法是做壹些體育鍛煉,比如晨練、慢跑,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