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養生才能養生?我應該吃什麽?

如何養生才能養生?我應該吃什麽?

隨著天氣轉涼,寒冬已經到來。冬天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學會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那麽冬天如何養生呢?1,滋陰註意多喝水。幹燥的秋冬,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 ml以上,補水必不可少。壹個成年人每天最少要喝1500ml的水,秋季喝2000ml可以保證肺部和呼吸道的潤滑。飲水量應根據個人的日常活動進行調整。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要喝1.5~2L的水。每次飲水量控制在1~2杯。2、穿衣時註意保暖。有的人粗心大意,天冷了沒及時添衣;有的人穿的少,為了美觀不扣外套的扣子。壹大早和壹晚上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容易著涼。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壹旦天冷了,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自然反應。最好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多穿點衣服,尤其是把腰腹部裹緊。選擇冬裝的第壹標準是保暖。在眾多種類的服裝材料中,羊毛、氯纖、腈綸、蠶絲、醋纖粘膠棉的保暖性最高,而尼龍、丙綸、滌綸由於導熱系數高,不適合禦寒。織物中含有的空氣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織物和絲綢含有大量的空氣,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暖性。特別是毛織物的毛孔不是直通的,保暖性更好。3.晚上喝完鹽水再喝蜂蜜。入冬後經常感覺口幹舌燥,光喝白開水是抵禦不了秋燥的。人體水分會很快被蒸發或排出體外,所以應該是“早上鹽水,晚上蜂蜜湯”。白天喝鹽水,晚上喝蜂蜜水,不僅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也是秋季養生抗衰老的好食療。同時可以預防秋燥引起的便秘,壹舉兩得。4、飲食註意防止秋冬幹燥。多吃些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以多吃辛辣、酸味、潤燥或降肺的蔬果,尤其是白蘿蔔、胡蘿蔔。雖然多吃“苦”的蔬果是秋分養生的主要方式,但也不能吃得太多,撐得太多,以免造成胃腸停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過後,寒冷的氣息越來越濃。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如果吃水果過多,很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5.多睡壹個小時。中醫認為秋冬為陰令,秋收冬藏。故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同樂,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太陽,養藏之道也。所以秋冬養生,註意收陰,提高睡眠質量,會事半功倍。“秋早臥冬早起”是這個時候的主要健身方式。6、多運動,防止身體疲勞。為了避免中午感到疲勞,並保持壹整天精力充沛,大多數健身教練建議多做中等強度的運動,即使心臟跳動達到目標心率的70%至80%的運動。理想的安排是每周做兩到三次高強度的運動,並加入較低強度的項目,如瑜伽、散步或負重訓練。即使不累的時候,有意識地拉伸幾下也會覺得舒服。7.記得補充維生素。維生素在人體免疫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機體抵抗外來入侵時,各種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力都與維生素有關。因此,在秋冬寒冷季節,不要忘記每天服用維生素C片,還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獼猴桃、橙子等。8.註意心理調節。秋季抑郁癥的主要原因是秋季日照不足,人體生物鐘不能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和內分泌紊亂,從而造成情緒和精神狀態的紊亂。他們活著的時候經常會有罪惡感,表現出自卑和自閉。臨床表現為易怒、抑郁、乏力、精力下降、註意力不集中等。,甚至自殘。日光浴是比較適合季節性抑郁的方法。壹般癥狀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發展,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但這些不良表現在陽光下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