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松香的拼音名稱為S not n ɡ xi ā n ɡ來源:本品為pinu * * * assonianalamb的樹脂除去揮發油後剩下的固體樹脂。和油松。松科植物,或同壹屬的幾種植物。苦、甜、性溫。有壹點毒。主要用於祛風除濕、生肌止痛,適用於癰、癤、潰瘍、濕疹、外傷出血、燒燙傷。用法用量:1 ~ 3元人民幣,藥丸服或酒泡服。外用適量,放入膏藥或研末敷於患處。摘自《全國中草藥與中藥集》:松香源於滇南本草。1.《本草綱目》:據孫思邈雲,松脂益人於恒山,山東五百裏,異於世。蘇,鎮靜松節油也不錯。2.《抱樸子》雲,其中以老松樹皮提取天然脂肪為先,比鑿煮更好,根下若有傷口對陰胖特別好。拼音名稱sōnɡXiānɡ別名松節油、松節油糊、松節油、松節油膠、瀝青、白松香、松節油膠、黃香、松節油膠。藥材來源:松科松屬部分植物蒸餾或提取油樹脂除去揮發油後剩余的固體樹脂。拉丁動植物礦物名稱:1。PINU * * * Assonianalamb。2.Pinustabulaeformiscal。3.Pinusdensiflorasieb。Etzucc 4。Pinusthunbergiiparr收集與儲存:樹脂收集包括上行(即V形法)、下行(即Y形法)和化學處理。目前國內主要采用降脂提取法。首先是直徑2050cm的松樹。在離地面2米的樹幹上做壹個切口。切之前刮去粗糙的表皮,但不要損傷木質部。刮面長5060cm,寬2540cm寬。刮面中心切長3550cm,寬11.3cm,深入木質部11.2cm的中間槽,在中間槽的基部安裝壹個油脂接收器,再從中槽切另壹對側槽,這樣就可以連續收集油脂。3035℃采收為宜,即510月長江以南,6月華北、東北采收。原始形式:1。喬木,高達45m,胸圍1.5m,樹皮紅褐色,下部灰褐色,有不規則長塊狀裂紋。小枝通常輪生和蒼白。
見百科詞條:Rosin[最後修訂於2009/12/80: 52: 37 * * 3443],自動匹配出以下結果。不排除有與主題無關的東西,請自行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