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清血降壓通絡益氣!中醫食療2、滋補氣虛血瘀和預防中風

清血降壓通絡益氣!中醫食療2、滋補氣虛血瘀和預防中風

陳朝宗(陳朝宗中醫診所院長),中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醫師協會聯合會,心臟病大多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與高血壓、高血脂有關。主要癥狀是心律不齊,心跳快慢,呼吸困難,嘴唇和指甲發紫。血瘀,氣血運行無力,形成氣滯血瘀證。飲食上可以選擇活血化瘀、降血壓降血脂的食物,如果血管血流通暢,心臟病癥狀可以減輕。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血虛質、氣虛質、氣郁質常見證候為氣滯血瘀證。相應的癥狀有心律失常伴心跳加快、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口唇甲紫、咳嗽、咯血、胸悶疼痛、四肢浮腫、尿量少、乏力、頭暈、耳鳴、頭虛疼痛、面色蒼白、嘆息等。功效:補中益氣,清血降壓。心臟病大多是由於血脂偏高,氣血運行不暢,血液黏稠造成氣滯血瘀。糙米、玉米、蕎麥纖維素含量高,能降血脂、降血壓,有效降低膽固醇,還能補中焦,增加體力。材料:糙米150克,玉米60克,蕎麥100克,水300毫升。步驟糙米、玉米和蕎麥在水中浸泡2小時。將糙米、玉米、蕎麥放入電飯煲中,倒入水混合煮至電飯煲跳動。溫馨提示:氣血不暢者,可加黃芪12g,可補中焦,提高體力。陳朝宗(陳朝宗中醫診所院長),中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醫師協會聯合會,心臟病大多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與高血壓、高血脂有關。主要癥狀是心律不齊,心跳快慢,呼吸困難,嘴唇和指甲發紫。血瘀,氣血運行無力,形成氣滯血瘀證。飲食上可以選擇活血化瘀、降血壓降血脂的食物,如果血管血流通暢,心臟病癥狀可以減輕。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血虛質、氣虛質、氣郁質常見證候為氣滯血瘀證。相應的癥狀有心律失常伴心跳加快、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口唇甲紫、咳嗽、咯血、胸悶疼痛、四肢浮腫、尿量少、乏力、頭暈、耳鳴、頭虛疼痛、面色蒼白、嘆息等。功效:補中益氣,清血降壓。心臟病大多是由於血脂偏高,氣血運行不暢,血液黏稠造成氣滯血瘀。糙米、玉米、蕎麥纖維素含量高,能降血脂、降血壓,有效降低膽固醇,還能補中焦,增加體力。材料:糙米150克,玉米60克,蕎麥100克,水300毫升。步驟糙米、玉米和蕎麥在水中浸泡2小時。將糙米、玉米、蕎麥放入電飯煲中,倒入水混合煮至電飯煲跳動。溫馨提示:氣血不暢者,可加黃芪12g,可補中焦,提高體力。中風中風是心血管疾病的並發癥。主要癥狀是四肢麻痹,行動不便,說話困難,手指麻木,臥床需要定時翻身,否則容易得褥瘡。飲食可選擇活血化瘀、補中益氣、調理氣血的食物。氣虛、陰虛、血虛、氣血兩虛、血瘀常見的證候有消瘦、運動障礙、單側面部或半身麻木、半身不遂、肌肉無力、口歪、流口水、言語困難、口齒不清、面色蒼白、胸悶、氣短、心悸、大便不規則、口唇、甲紫或舌暗等。中風健康飲食:黃陂任濤通絡粥如何吃:每周吃兩次,持續三個月至六個月。禁忌:孕婦禁用。功效:活血化瘀,補中益氣。中風多為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並發癥,主要表現為行動不便、半身不遂、口歪斜、說話困難、血液循環不暢、胸悶氣短等癥狀,屬中醫氣虛血瘀證。黃芪、桃仁、白米能補中益氣,活血化瘀,改善癥狀。材料:黃芪20克,桃仁30克,白米300克,水900毫升。步驟:黃芪用水浸泡30分鐘,白米浸泡2小時。把水倒進鍋裏。大火煮沸後加入黃芪、白米、桃仁,中火煮30分鐘後轉小火15分鐘。溫馨提示:如果血瘀明顯,可加入丹參12g,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文摘自《365天食材&藥膳》/陳朝宗(陳朝宗中醫診所院長)、中國人民* * *和中華全國醫師協會聯合會/規律生活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