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健康養生」秋季幹咳少痰口幹口渴怎麽辦?滋養潤肺是關鍵

「健康養生」秋季幹咳少痰口幹口渴怎麽辦?滋養潤肺是關鍵

酷暑過後,暑氣漸漸退去,天氣開始變得幹燥。肺“喜潤惡燥”,易受秋季幹燥氣候的影響,從而出現幹咳、痰少、鼻腔幹燥、口幹、口渴等癥狀。近年來,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門診呼吸道疾病患者明顯增多。

滋養潤肺是關鍵

“董醫生,我又犯老毛病了,這幾天又咯血了。”壹大早,65歲的劉匆匆走進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董磊的專家診室。原來,劉有支氣管擴張史。每年夏秋交替的時候,隨著天氣越來越幹燥,他的病情容易復發,反復咳嗽,咯血。董磊給他喝了潤肺止血的中藥湯劑,及時緩解了癥狀。董磊解釋說,秋季天氣幹燥,空氣中水分減少,容易引起幹咳,而支氣管擴張患者劇烈咳嗽後會引起肺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出現咯血等癥狀。“最近鼻燥引起的鼻出血(流鼻血)、幹咳、少痰增多,支氣管擴張、鼻炎等肺部基礎疾病患者增多。這些病都和‘秋燥’有關。”董磊說。

小夥子小何,這段時間經常熬夜加班。下班後,他喜歡吃火鍋、燒烤等重口味的食物。最近小何扁桃體發炎,連白米飯都難以下咽,只能勉強吃點流食。董磊提醒:“現在天氣已經幹燥了。這時候如果吃火鍋,容易上火,那就更糟了。”董磊建議,進入秋季後,要及時調整飲食和作息,不要貪戀麻辣,避免熬夜勞累,每天多吃銀耳、雪梨、石斛等滋陰潤肺的食物。

支氣管擴張等呼吸系統疾病、鼻炎、肺部基礎疾病患者,應提前到專科就診,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也就是中醫提倡的“未病先防”,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

養肺與抗邪皆宜。

肺與自然關系密切,易受外邪侵襲,故稱“焦臟”。每當外邪入侵,首先影響的就是肺。據董磊介紹,呼吸道傳染病大多與肺部有關,因此保持肺部健康對預防新冠肺炎具有重要意義。

“外邪”侵入人體後會產生各種癥狀和變化。中醫從患者整體出發,辨證論治,扶正祛邪,調整人體臟腑功能,達到陰陽平衡。

“但需要註意的是,任何藥物都不建議長期使用。對於中藥預防方,基礎體質好的普通人可以服用5到7天,氣虛乏力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2周到1個月。”董磊強調,“其實中醫提倡壹人壹面,辨證施治。建議有需要的患者直接到中醫呼吸門診進行個性化診療。”

此外,服用中藥防疫茶,佩戴防疫香囊,使用祛濕益氣固表的芳香草藥,也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當然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識。董磊強調,預防為主。每個人都應該繼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等。此外,他們應該聚集在擁擠的地方,並采取措施防止外部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