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澤瀉味甘,微寒,有利水滲濕的作用。
善瀉腎、膀胱之熱,促進五臟氣血津液氣化和循環,加強新陳代謝和排泄。
它具有對寒熱、虛實、表裏、邪正等疾病進行扶正或祛邪的綜合特性。
古人對澤瀉的認識是:“消濕熱,疏濁水,消痞,通三焦,止水,為利水之首佳品”,有“利水不傷陰”或“利水不傷義”等功能學說。
澤瀉對治療小便不利、腎炎水腫、痞滿、淋證、帶下、痰多等癥狀,改善耳鳴、嘔吐、眩暈等癥狀有效。
現代研究澤瀉還具有壹定的抗炎、抗凝血、抗血栓、降脂作用。
二、茯苓味甘,性平。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寧心益智功效。現代研究仍有保肝、抗腫瘤、抗炎、抗衰老、抗驚厥等作用。
古人認為:
茯苓味甘,微溫,益脾陽,微滲,利竅除濕。具有寧心益氣、調理身體、寧心安神的作用。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是保健的重要藥物。
第三,澤瀉、茯苓都是功能性的,主體以腎、膀胱的功能為主,脾、腎的功能次之,心、腎的功能以此關系為特征。
腎的主要功能是儲精氣化,膀胱的功能主要是儲尿排尿以克制水氣,且具有肝腎同功,心腎水火相合的特點,腎脾功能有先後。
第四,加減功能的臨床應用。
1.與白術、大棗配伍,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虛氣虛型,如飲食減少、神疲乏力、面色萎黃、便溏等。
2.配以桂枝、生姜,有溫陽行氣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水氣上湧、脘腹脹滿、頭暈心悸、清水嘔吐、食素停滯、外感風寒等癥。
3.加入棗皮和熟地黃,具有滋補肝腎的特點。
可用於治療先天不足、衰老、器官衰竭、久病腎陰虧損引起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潮熱、遺精盜汗、口渴等癥。
4.加入陳皮、五加皮有祛濕消腫的功效。強化對膀胱、肝腎不利的面虛、肢腫、胸腹疼痛、小便不利等治療功能。
5.配以黨參、黃芪,具有補氣、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6.當歸和川芎增強了補血、活血、通經的功能。常用於血瘀水飲之痛。
7.與柴胡、白芍配伍,可促進疏肝解郁的功能。對飲食不當、情緒不佳、肝脾腎氣滯者有改善和治療作用。
8.配合三七和靈芝,具有抗腫瘤和降脂作用。強化和提高腫瘤和現代疾病的功能保健功能。
9.加葛根荷葉減肥美容。
這篇文章是為了知識。
如使用不當,概不負責,保留相關法律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