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有配藥的習俗。人們常以松柏為藥方,甚至主張松餌、取柏籽、折荷葉,並稱之為神仙藥。中醫認為,長期食用松子可以強心、潤膚、延年益壽;《玉姚博解》說它“潤肺止咳,潤腸通便,開關痹,滋養肌膚”,《海藥本草》說它“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清宮也將松子列為禦膳。白子香氣濃郁,可養心安神、止汗潤腸;《本草綱目》中說,“所有的健脾藥都是幹的,而側柏葉可以通過潤藥來健脾,最好兩種健脾藥都用”。荷葉能清熱解暑,生發清陽,涼血止血。《滇南本草》說它能“清頭目風熱,止頭暈,化痰,止氣短,止嘔吐,止頭痛”。
在七夕上,常用壹些實用的方劑來治病。如將槐花汁曬幹治痔瘡,將槐花枝條切成小塊,煎至藥液呈綠色,先熏後洗痔瘡,具有清熱涼血、清肝瀉火的作用,療效較好;炒苦瓜可以治眼睛,苦瓜可以消暑清熱,可以治紅眼痛。《生生變》載“祛邪熱、解乏、清心明目”;采瓜提治瀉,瓜提在本經中列為上品,別錄曰“生時七月七日收”,“治瘧不求新久”。
七夕,閩西客家人習慣用仙人草和冬瓜塊加水熬煮,然後用幹凈的瓦罐密封保存,治療發燒、頭痛、中暑、驚風。這是有醫學依據的。本草求原說仙人草能“清熱解暑,清熱解毒臟腑,治酒風”,本草回春說冬瓜“去心火,瀉脾火,利濕祛風,消腫止渴,消暑解暑。”君子和石榴驅蟲防疫
相傳北宋景祐元年,閩南地區瘟疫流行,百姓因病面黃肌瘦。七夕那天,名醫吳坤提倡大家買菜做君子,買石榴驅蟲,很多人吃了之後效果顯著。吳坤後來被閩臺人民譽為“大道公”、“真正的神仙老師”,至今印象深刻。這也形成了壹種流傳至今的節日習俗。君子是有名的驅蟲劑。《本草綱目》說“味甘性溫,能殺蟲,益脾胃,故能克制虛熱,止瀉,為小兒病之藥”。石榴皮含有堿性物質,有驅蟲作用;果實營養豐富,能健胃、提神、增強食欲、延年益壽;石榴花有止血、石榴花泡洗眼、明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