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臍眼的效果
肚臍皮膚較薄,沒有皮下脂肪組織,皮膚與筋膜、腹膜直接相連,所以靈敏度高,吸收快。艾灸過程中,藥物成分容易滲透,被皮膚吸收,不會被胃酶幹擾破壞。借助艾灸的純陽熱,刺激身體組織,從而達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防病強身的目的。
2、艾灸肚臍眼的好處
1.灸臍眼可增強脾胃功能,升陽降濁,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惡心、嘔吐、腹瀉。
2.艾灸肚臍眼可以激發三焦的理氣功能,疏通經絡,使氣機通暢,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脂肪,有助於緩解排尿困難、水腫和肥胖。
3.灸臍眼可調理沖任、固經安胎,適用於調理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不孕、黃褐斑、面色晦暗。
4.灸臍眼可理氣活血,適用於調理腸麻痹、手腳麻木及各種酸痛。
5.灸臍眼可以調節臟腑營養平衡,使氣血通暢,有助於安神。常用於治療盜汗、自汗、帶下、夢遺、遺精、驚悸、失眠。
3.肚臍上有哪些穴位?
肚臍屬於神闕穴,是中醫任脈系統的重要穴位,是全身所有穴位中唯壹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神闕穴靠近胃、肝膽、胰腺等臟器,屬於養生重點穴。
4.什麽時候可以艾灸肚臍眼?
四肢冰冷、容易痛經、身體抵抗力低、腸胃不好、肥胖、氣血不暢、經常失眠、心悸等人群。可以用艾灸肚臍來調理自己的身體。
5、灸肚臍眼的方法
1.艾灸肚臍,每次20-3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秋冬艾灸最好。此灸法適用於調理因體虛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和神經衰弱。
2.在姜片上紮幾個孔後,蓋在肚臍上,點燃艾炷,放在姜片裏啄灸,感覺溫暖舒適。隔日灸15-20分鐘,每月灸10次。初冬至日的艾灸是最好的。這種艾灸方法可以治療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等癥狀。
3.將隨身聽艾灸器固定在肚臍位置,調節風門控制艾灸溫度。艾灸每天壹次,每次20-35分鐘,10次為壹個療程,尤其是秋冬季節。
4.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掛在肚臍上方約壹厘米處,以感到溫暖。艾灸15-30分鐘,每日壹次,10次為壹個療程。秋冬艾灸效果最好。
6.艾灸腹眼的註意事項
艾灸時,先灸肚臍左側,再灸右側;不靠譜肚臍太近,避免燙傷;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洗手或用冷水洗澡;艾灸不宜在飯後或空腹時使用。艾灸後多喝溫水,不要喝冷水或冰水,這樣可以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7、哪些人忌灸肚臍眼?
脈搏超過90次/分的人禁止艾灸;醉酒的人禁止艾灸;孕婦禁用艾灸;有臍帶損傷和炎癥者禁用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