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年人來說,粥不僅容易咀嚼和消化,而且熱量低。
粥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周樹就有“黃帝始煮谷為粥”的文字記載,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生活情趣飲食譜》指出:“粳米味甘,性平,宜煮粥。粥飯,天下第壹補藥。窮人患虛損,喝稠米不喝人參粥。最適合病人和產婦喝粥。”《醫學六書》對藥性的大致意思稱贊道:“粳米粥為生化滋補品,糯米粥為暖胃養氣之妙品”。清代保健學家曹廷棟在《古老恒言》中寫道“粥能悅人,尤其是老年人”
老人食粥,餓了也能吃,還能壯壯實壽。”曹自幼患肺結核,後又認真研究養生之道。他認為養生的關鍵在於“從日常生活和飲食中尋求瑣碎之事,決不是談論神仙的不同技藝來談論丹藥。"
中醫對長壽養生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多年的實踐和豐富的經驗。它做出了科學的總結,放棄了尋找仙藥的嘗試。
宋代愛國詩人陸遊也寫過壹首《吃粥》的詩,詩中說:“世上人人都比別人老,我卻多年不悟。目前只好學民,只吃粥給神仙吃。”清代黃雲谷認為米粥最適合養老:“壹省錢,二味全,三滋補,四益膈,五易消化”。南京藥學院院長葉菊泉,主食是粥;蘇局仙,壹位100歲的老人,壹日三餐都吃稀飯。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粥是壹種低熱量、低鹽、低油、低糖、易消化的食物,特別適合老年人、肥胖者和部分患者食用。
粥的種類很多,有蒸糙米、小米粥、玉米粥、花生粥、奶粥、鴨粥、豬蹄粥、鯽魚粥、桂圓粥、桑葚粥、山藥粥、韭菜粥、冬瓜粥、紅棗粥、肉末雞蛋粥等等。
藥膳粥療法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壹種古老而獨特的食療方法。南京中醫學院鄒雲祥教授用荷葉粥為患者降壓降脂。此外,枸杞羊腰粥、鹿角膠粥、蘆筍粥、黃精粥等。,各有各的適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