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時間真的是轉瞬即逝。前面有新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為未來的工作制定壹個計劃。妳的領導或老板期望看到什麽樣的工作計劃?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健康管理工作計劃(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健康管理工作方案1為進壹步落實中醫藥治療終末期疾病,根據新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範》中《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範》的內容,制定2014年轄區重點人群、65歲以上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服務工作方案:

壹是完善制度,精細化管理

完善中醫藥健康管理體系建設,規範中醫藥健康管理技術操作規範,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

二、實施中醫健康管理。

中醫健康管理始於20XX年,重點在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檔案中增加中醫辨識內容,逐步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兒童中醫保健服務,具體完成工作指標:

1.掌握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現狀,按照《條例》要求,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項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保健指導,管理率暫定80%以上。

2.中醫體質辨識。根據《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題收集信息,按照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鑒定,並將鑒定結果告知服務對象。年底前完成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占80%的計劃,並將結果錄入電子檔案系統。

3.中醫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緒調節、飲食調節、日常生活調節、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給予相應的中醫保健指導和健康幹預。

4.對轄區0-6歲兒童進行健康狀況識別與評估、健康幹預(含健康咨詢與指導)等中醫健康指導,包括:

(1)為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理和日常生活活動的指導;

(2)6,12個月時教父母搓腹、捏脊的方法;18歲24個月,傳授按摩項英穴、足三裏穴的方法;30歲36個月時,傳授按摩四神聰穴的方法。

5.所有中醫服務,做好數據收集和輸入告知服務商,並對發現的病癥進行分析和指導治療。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2壹、工作目標

1.建立健全符合我鄉發展水平的慢性病管理體系。通過實施高血壓患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項目,對鄉鎮居民慢性病及相關危險因素實施幹預措施,降低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防控高血壓。

2.明確診斷的高血壓管理率達到90%以上;明確診斷的高血壓控制率在60%以上。

二、主要任務

高血壓患者的管理

按照高血壓患者管理服務標準,規範轄區35歲及以上高血壓患者管理。

1.高血壓患者篩查方式為:每年首次測量35歲及以上居民血壓;住院醫師診療過程中測量血壓;在健康檢查和高危人群篩查中測量血壓;通過宣傳教育讓患者主動聯系鄉鎮衛生機構;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的詢問。

2.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按要求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體檢、咨詢、隨訪和健康幹預,並將相關信息和活動情況記入居民健康檔案進行登記,實現檔案的規範化管理。加強鄉鎮衛生機構高血壓患者登記規範化管理,實現工作流程制度化和登記資料標準化,達到省級高血壓登記規範要求。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過程中,要利用好主動健康檔案,不斷充實和豐富健康檔案的內容。

3.高血壓患者的管理。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鄉鎮醫療衛生機構每年應至少提供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都要詢問病情,進行血壓測量等檢查和評估,進行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4.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檢查。高血壓患者每年至少應進行壹次健康檢查,可結合隨訪。內容包括血壓、體重、隨機血糖(血)測定、壹般體格檢查、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壹般檢查、認知功能和情緒狀態的初篩檢查。

健康管理工作方案三為進壹步轉變衛生院服務模式,更好地推進衛生院技術、管理、服務下沈,提高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可及性,根據省衛生廳《關於在鄉鎮衛生院發展健康管理團隊服務的意見》(蘇衛農衛[20xx]3號)精神,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壹)開展流動醫療

1.定期去村衛生室開門診。結合自身技術力量實際情況,考慮服務人口、群眾需求、地理交通條件等因素,合理劃分健康管理隊伍服務區域,確保每個行政村有壹個隊伍負責。健康管理小組每月至少到所服務的村衛生室兩次,每次在村工作時間不少於半天。

2.通過上門查房、隨訪管理、健康教育、村衛生室巡查等方式開展團隊服務。對老年人、孕婦、兒童、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病人以及其他行動不便、有實際需求的患者,根據需求和診療規範提供上門診療服務。團隊進村開展服務前,鄉村醫生要提前告知重點管理服務對象。

3.幫助農村居民選擇適宜的就醫路徑,協助預約上級醫院,推動建立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

4.團隊根據上級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制定詳細的實施工作計劃。組長根據任務確定各村的人員和具體工作內容。

5.固定小組進村的時間和內容要在村衛生室墻上公布,並公示小組成員名單、職責分工、咨詢聯系方式和監督電話,方便居民聯系,接受社會監督。

(二)實施健康管理

1.掌握本服務區域內居民的基本健康狀況和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並實施。

針對性的幹預措施。

2.實施鄉村醫生不能獨立完成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如本服務區域內高血壓三期患者、糖尿病並發癥、高危孕婦、體弱兒童和65歲以上老年人的衛生保健。

3.緊緊依靠信息系統的支持,綜合利用衛生信息。

(3)規範村衛生室服務。

1.加強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培訓和指導,普及適宜衛生技術,幫助鄉村醫生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2.監督村衛生室規範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規範執行安全註射、消毒隔離、醫療文書、抗生素和激素應用、醫療廢物處置等醫療規範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規範建立財務管理制度,規範提供新農合門診服務。

3.督促鄉村醫生認真完成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任務。

健康管理工作方案4為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的建立和提高,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體系,結合實際,制定以下方案。

壹、業務學習和專業培訓

接受上級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培訓和崗位考核,不斷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學習和專業培訓,提高醫護人員在兒童健康管理服務中的專業水平。加強宣傳,告知兒童監護人服務內容,讓更多兒童家長願意接受服務。

第二,完善0-6歲兒童花名冊。

前期整理兒童檔案中0-6歲以下兒童的花名冊列表,備註過去1年的體檢日期。與婦產科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溝通,及時掌握患兒資料收集情況,提高新生兒就診率。

三、現有0-6歲兒童居民檔案。

1.做好新增人口和漏建兒童的建檔和電子信息錄入工作,及時更新檔案。

2.在領導和協調下,對幼兒園3-6歲兒童進行體檢。

3.從3月到3月底,公共衛生兒童小組會將每個月需要隨訪的檔案按村、按年進行分類。防疫部門每月進行電話或面診隨訪,公共衛生兒童小組協助防疫部門完成文書工作,積極指導和隨訪,互相幫助完成兒童隨訪和電腦錄入送檢(動態管理)。

4.繼續從體檢中篩選出弱勢兒童的數量和檔案,如建立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中度營養不良等弱勢兒童的檔案和名冊,完善弱勢兒童的建檔工作。

5.各村檔案按村、按年管理,分類歸檔,便於查閱和查找資料。

四、工作要求

1.20xx年2月15日至2月底18日,力爭完成5000名0-6歲兒童的建檔和隨訪,力爭0-6歲兒童建檔率和隨訪率達到85%。

2.每季度歸檔1250份,每月歸檔417份,每天歸檔16份。

3.0-6歲兒童可免費享受13健康檢查,6、8、18、30個月嬰兒1血紅蛋白檢測,6、12、24、36個月嬰兒1聽力篩查。

4.由於公共衛生的其他特殊性,如下鄉體檢、會議檢查等,其他人員* * *配合完成其余工作。

動詞 (verb的縮寫)評定標準

1.新生兒模式率=年度轄區內符合規範要求接受1次及以上的新生兒數/年度轄區內活產數x100%。

2.兒童健康管理率=轄區內按照規範要求接受1次及以上的0-6歲兒童數/當年轄區內0-6歲兒童數x100%。

六、工作量匯總和報告

每月27日匯總上報工作量,29日前向總監提交工作量報告和完工報表。每季度進行工作量匯總計算。

健康管理工作方案5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XX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和《20XX年國民體質監測》顯示,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如飲食不均衡、體力活動不足等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為響應衛生部號召,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白羽和魯花作為試點啟動了健康管理項目,為新區居民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和傷害預防指導,降低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防控慢性病等後續健康管理項目提供依據和經驗。20XX年工作計劃按照國家公共衛生服務標準制定,嚴格按照計劃要求開展工作。

壹.目標:

1.以孕婦、0-3歲兒童、老年人、殘疾人、重性精神病人、慢性病患者、癌癥患者等人群為重點,為轄區居民建立統壹規範的健康檔案,以健康檔案為載體,為居民提供持續、全面、適宜、經濟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健康檔案要及時更新,確保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50%以上,健康檔案合格率達到70%以上,健康信息系統管理率達到80%以上。

2.跟蹤評估患者病情,記錄理化指標及其變化趨勢;處理復雜的膳食營養素攝入量計算和營養配餐工作;根據運動、飲食、平衡的原則,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運動和飲食分析處方,確保居民危險因素降低50%以上。

3.加大宣傳教育和培訓力度,努力提高被管理人員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依從性,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防治的醫生的專業知識、業務管理水平和重視程度,以提高社區患者的登記管理率。

4.及時反饋工作情況,及時糾正問題,提高管理質量。

二、健康管理實施計劃

(1)於20XX年2-3月召開20XX工作開展座談會和2011居民健康管理座談會,安排壹年的任務,因地制宜采取相應措施,提高常住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

(2)20XX年開展新區健康管理培訓,20XX年3、4月邀請慢性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開展專業和業務知識培訓;

(3)開展二、三季度的監理工作,每季度檢查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指出工作中的不足,提供技術支持並限期改正;

(4)收集新區健康管理專家組的綜合防控意見,制作不同的宣傳資料,與新區管委會保健室通過海報、宣傳單、短信等方式靈活宣傳,提高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

(5)開展年終工作檢查評比活動,20XX年10至12進行衛生管理年終檢查;

(6)開展宣傳日活動,20XX年2月聯合組織兩家綜合醫院及其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現場義診和利用多媒體進行宣傳,提高居民知曉率,營造良好的防控環境氛圍;

(7)接受上級領導部門的檢查監督,上報數據。

三、實施總結:

1)以年度體檢數據為基礎,設計統壹問卷調查個人生活習慣、行為模式、心理因素、家族史,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形成統壹調查數據庫。

2)定期宣傳,提高服務對象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的形成率。

3)根據健康評估的分類結果,針對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引導措施。

4)根據效果評估的綜合結果對各種健康組合進行評估,找到最適合的健康指導組合,並廣泛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