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由來
春分在古代也被稱為“日中”、“晝夜分”、“仲春月”。《黎明詩易》說:“分割線,黃赤之交,太陽到此為止,晝夜平分。”意思是:春分的意義,第壹,指的是晝夜等分,每個晝夜是12小時;第二,在古代,立春到長夏就是春天,春分正好在春天的三個月之中,春天平分秋色。
春分也是壹個節日和儀式慶祝。古代皇帝有壹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周朝的儀式是在祭壇上獻祭。
在古代,黃河流域對應的物候現象是“壹只神秘的鳥來了,打雷了,電就起了”(見《農桑通記》),意思是燕子飛進來,打雷了,閃電開始了。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農業諺語:小麥春分漲,每壹刻值千金。春分也是壹個傳統節日。在周朝,有壹種在春分崇拜太陽的儀式。
還有壹個關於春分起源的傳說。四千年前,奚仲受帝堯派遣,來到文登石鎮代李勛村。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根據晝夜均勻,黃昏時在南方看到鳥和星星的天文現象,確定了春分的時間,為四季的確定和二十四節氣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奚仲去過若谷,這不是傳說。《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奚仲府奉命毀於洋人,稱‘若谷’”。
其實節氣春分就誕生在黃河流域,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我們可以看到“雨”和“恐懼”被插入立春和春分之間的等分線。這兩個名字描述了前半個春天的氣象或生物特征。
很久以前,有壹個皇帝,他深愛人民,關心民間生活。他的名字叫炎帝。當他知道人們需要更多的食物來充饑時,他祈求上天為人們提供糧食種子。於是,上帝派了壹只紅丹雀去給炎帝送糧食種子。愛民的炎帝馬上把五谷種子分發給所有的人。人們興高采烈地把五谷種子種在田裏,壹天天地盼著,盼著有個好收成。但是過了很久,那些五谷秧苗沒有開花,糧食也沒有大豐收。
於是炎帝去問上帝,上帝說是因為太陽躲起來睡著了,五谷的種子沒有得到足夠的陽光,所以不能開花結果。炎帝非常擔心他的人民會吃不飽,過著不好的生活。他問上帝如何喚醒太陽。神說:在春分那天,晝夜平分,需要有人騎著彩色的鳥,去蓬萊島把太陽找回來,重新掛在天上。蓬萊島是壹個童話島。沒有人去過那裏。據說要到達這個島要經歷許多困難。為了人民,炎帝決定親自去島上找太陽。
於是,在春分那天,炎帝騎著壹只彩色的鳥,飛越萬裏大海,來到了蓬萊島。說也奇怪,許多鳥不敢靠近波濤洶湧的大海,因為它們害怕被海浪卷進海裏。然而,在春分那天,炎帝騎著彩鳥的時候,海面非常平靜,海水是藍色的。
當炎帝來到蓬萊島時,他拾起太陽,騎著馬回到他的家鄉。他把太陽掛在家鄉的城頭上,讓陽光普照大地。從那時起,地球上盛產糧食,所有的人都很高興。炎帝被尊為太陽神。
人們非常感激太陽神顏地,所以每年的春分,他們總是崇拜太陽,人們會像顏地壹樣站在壹只鳥的背上。後來人們甚至發現,這壹天連雞蛋都可以立起來。
春分過後,燕子從南方飛回來,春雷開始,閃電來臨。
春分養生吃什麽食物?
1,竹筍
說到吃春天,就不得不提竹筍了。竹筍脆嫩可口,能嚼出香味和甜味。它們被譽為“第壹素食產品”。竹筍營養價值高,纖維素和蛋白質含量高,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消食化痰、解毒利尿的作用。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經常食用有助消化和預防便秘的作用。
2.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選。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能補中焦,潤腸通便。春天氣候多變,乍暖還寒,人容易感冒。因為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並具有清肺解毒的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
3.黃豆芽
春分的時候,正是黃豆芽大量上市的季節。黃豆芽性寒味甘,能健脾養肝,正好符合春季補肝脾的特點。同時,很多人在春天會缺乏維生素B2,在爭吵中會出現炎癥。黃豆芽富含維生素B2,有助於預防爭吵中的炎癥。
4.香椿
春分這個時候的香椿香味濃郁,鮮脆可口,口感和營養最好。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的功效。其味清香,能起到健脾開胃的作用。香椿還是腸炎、痢疾、泌尿系統疾病的良藥。
5、韭菜
春分的時候有值得吃的韭菜。俗話說韭菜有“春菜香,夏菜臭”的說法。此時的韭菜鮮嫩,最好吃。從韭菜的營養成分來看,韭菜中沒有特殊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韭菜中的膳食纖維豐富,能促進胃腸蠕動,保持排便通暢,防止便秘。
6.菠菜
春天吃的蔬菜是菠菜,壹年四季都有,但是春天吃更好。“春菠菜”的根紅綠相間,鮮嫩異常,最為鮮美。春季上市的菠菜,相當有利於排毒,防止春燥。中醫也認為菠菜味甘性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為菠菜含有較多的草酸,阻礙了鈣和鐵的吸收,所以要用開水焯壹下再炒。
7.大紅棗
中醫認為,春季肝氣旺盛時,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氣過盛,損傷脾胃,所以要少吃酸味食物,適當吃壹些甜食。紅棗就是這樣壹種春季補脾的好方法。
8.草莓
中醫認為,草莓有去火、解毒、清熱的作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較旺盛,吃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草莓最好飯後吃,因為它含有大量的果膠和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改善便秘,適用於厭食、飯後腹脹、便秘等癥。
9.洋蔥和大蒜
春天也是壹年中蔥、蒜最豐富、最嫩、最香、最美味的時候。此時食用它們可以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10,檸檬
每天壹杯蜂蜜檸檬水,是排毒養顏的不二之選。檸檬蜂蜜水有兩種制作方法。可以在準備好的蜂蜜水中加入壹兩片新鮮的檸檬片,也可以將檸檬片用蜂蜜腌制後放入冰箱。壹次拿出壹個檸檬,直接泡在水裏。
春分節氣禁忌
首先,避免高溫和低溫
春天屬於仲春,此時肝氣旺盛,腎氣虛弱,飲食上要戒酸增香,扶腎補肝;同時要註意脾胃,健脾祛濕。總的原則是避免大熱大冷,力求中和。妳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保持身體機能協調平衡的飲食。如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應加入蔥、姜、酒、醋等溫性調料,防止此類菜肴性冷淡,損傷脾胃,食後引起腹部不適;吃有助於陽氣的菜肴時,如韭菜、大蒜、木瓜等。,要用雞蛋滋陰,以達到陰陽互補的目的。白烤鰻、杜仲腎花、蒜烤茄子有補虛、降血壓、涼血止血的功效;春筍性味甘寒,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除煩利尿的功效。都適合在春分的時候吃。大熱和大寒是春分的節氣。禁忌中,最需要避免的。
第二,避免大喜大悲
春天不僅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心理疾病多發的時候。因此,春分時節應忌大喜大悲,否則不利於肝氣的釋放。可以趁著春光明媚多做壹些戶外活動,或者和朋友壹起去郊遊,這樣可以保持身心的平衡。另外,春天要順應陽氣上升的自然規律,讓肝氣通暢的同時保證睡眠質量,為壹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第三,宜規律飲食,適當運動。
由於春分冷暖交替,人們容易出現高血壓、月經失調、過敏性疾病等。要特別註意睡眠規律,定量進餐,以補陰陽。可以逐漸開始晨練,散步、慢跑、打太極都是合適的。雖然春分後天氣逐漸轉暖,但晝夜溫差較大。按照“不要極寒,不要太熱”的原則,早晚要及時添衣,平日多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