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山藥是壹種健康的蔬菜,燉湯味道鮮美,那麽種植山藥需要註意什麽呢?

山藥是壹種健康的蔬菜,燉湯味道鮮美,那麽種植山藥需要註意什麽呢?

1的品種選擇。要選擇適合當地氣候且抗病性、形態、表皮特征好的品種,北方地區要選擇抗寒性強的品種。

2土地選擇。山藥耐旱,但不耐澇。因此,它適合在排水良好的高旱地種植。山藥對土壤要求嚴格,微酸性至中性為宜。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沙土有利於塊莖生長,塊莖產量高,品質好。要求自上而下的土壤質量保持壹致。山藥不能連作。壹般要三年輪換壹次。

3.整地施肥。山藥喜歡有機肥,但要避免塊莖與肥料直接接觸,否則會影響塊莖的正常生長。長柱品種要在入冬前深耕土地,按1m的行距在南北方向挖深溝。凍土深溝深25-30cm,深0.8-1.2m。土壤是幹燥的。第二年春天解凍時,將挖出的土摻入充分腐熟的土和雜肥,每畝用量5000斤。然後回填到溝裏。每隔25厘米。

4母豬。當當地氣溫上升到12℃以上,地溫穩定在9 ~ 10℃以上時種植。栽植前,應在田塊周圍挖深約1m、寬60 ~ 80 cm的溝,並與外溝相連。如果場地長度超過20米,應加腰溝,保證雨季快速排水。在邊界開壹條寬10 ~ 15 cm、深30 ~ 40 cm的溝,每畝施磷酸氫二銨5 ~ 2.5~5kg、尿素2.5~5kg、過磷酸鈣5kg作種肥,覆蓋20 ~?30cm,按株距15 ~ 20 cm將山藥植株沿壟放入溝中,覆土8 ~ 10 cm。

5現場管理。(1)發芽階段。發芽期從發芽到出苗,約需50天。為了保持土壤水分,種植溝可以覆土成壟,苗出土後再整平。種植時澆足水,從發芽到出苗基本不澆水。

(2)修剪期。從發芽到發芽需要60天左右。山藥出苗後離藤時,要及時扶藤。壹般用細竹竿或樹枝插在人字架上,架高宜為2.0 ~ 2.5m..支架要插牢,防止被風吹倒。通常,幼苗由種子莖產生。如果有幾棵幼苗,當幼苗的高度達到7.0 ~ 8.0厘米時,留下粗壯的藤蔓,去掉其余的。壹般不需要修剪,但在基部去掉2 ~ 3個側枝,有利於養分集中,提高產量。

6後期肥水管理。山藥是耐旱作物,但也要適當澆水。在莖葉生長旺盛的前期,如果土壤幹燥,可每隔7 ~ 10天澆壹次水,保持土壤幹濕。山藥怕澇。雨季及時清溝,確保田間無積水。施肥可以在支架之前進行。當莖和藤已經在框架的上部時,可以再次施用肥料。以後如果莖蔓長滿時有黃葉,可以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