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按太陽穴可以緩解頭暈嗎?

按太陽穴可以緩解頭暈嗎?

要看頭暈的原因。有些頭暈靠揉太陽穴有效,有些則無效。

也可以試著按揉刺激以下穴位:

解溪點:

屬於足陽明胃經。經絡(火)穴。在腳背與小腿交界處橫紋中央凹陷處,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有腓淺神經、腓深神經和脛前動靜脈。主治:頭痛、頭暈、目赤、腹脹、便秘、癲狂、頭面部浮腫、下肢癱瘓、腳踝無力等。直刺0.5-0.8寸。艾條灸持續5-10分鐘。除了按摩刺激,妳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轉腳踝:可以盤腿坐在床上,用手托住腳踝和腳掌,慢慢轉動;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腳尖著地,繞著腳踝轉。每次轉100次左右,早晚各壹次,長期堅持,會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踢腿:坐下或躺下。這時候把腳向上推,也能達到刺激解溪穴的效果。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行,還可以通過揉搓刺激以下幾點:

1.天柱穴

用拇指和食指,在頸後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做壹個捏捏動作,來回移動5~10次,每天早晚各壹次。這種方法可以緩解高血壓和頸椎病引起的頭痛。

2.合谷穴

合谷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肌肉豐富的地方。手法是按住此穴,有明顯酸脹感,每次10~15次,每日2~3次。此法俗稱“取虎口”。如果能經常按住這個穴位,會使頭腦清醒,緩解各種頭痛。

3.唐寅角

雙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陽穴上,用食指內側彎曲表面,從中間的唐寅點沿眉毛兩側擦拭,使眼睛自然閉合。手法要有輕有重,每次30次以上,每天2次。這種方法在古代被稱為“分陰陽”,塗抹後感覺清清爽爽,有消除頭暈、緩解頭痛的功效。

4.內關穴

內關穴,也就是兩筋之間,按摩師用拇指按摩內關穴,從左到右交替,然後輕輕按摩,直到感到酸痛麻木,再按五分鐘,直到嘔吐。

5.風池穴

風池穴是頸後枕骨下方的穴位,與乳突下緣平齊,肌腱外側凹陷。按摩師會用拇指、食指、指尖扣住雙側風池穴,手指按壓後按摩2分鐘,這樣頭部會很清晰,頭暈也會減輕。

6.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發際線正中上方7寸,相當於頭頂與兩耳尖的交點。按摩時,範圍要遍布於後遺癥、肩膀等部位。需要註意的是,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疾病。頭暈的時候不要按頭。

7.心俞穴

用食指和中指按壓心俞左右兩個穴位,可以治療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眩暈。心俞穴位於兩側肩胛骨脊內側緣與後正中線連線的交點,即第三胸椎棘突,再往下數兩個椎體,下側為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