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紅薯含有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氨基酸、果膠、胡蘿蔔素、鐵、鉀、硒、亞油酸、維生素A、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食用後可潤腸通便,養胃健脾。
6白露節氣養生食療沙參枸杞粥食材:沙參15-20g、枸杞15-20g、玫瑰花3-5g、粳米100g、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沙參煎煮去渣,然後將藥汁與枸杞、粳米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煮成粥。粥快煮好的時候,加入玫瑰花和冰糖,攪拌均勻,煮壹會兒。每天早晚溫服。
功效:滋陰潤燥,養血明目。有益於幹咳少痰、痰中帶血、咽幹、聲音嘶啞、燒心、饑而不食、幹嘔打嗝、頭暈目眩、眼睛幹澀、視物模糊、手足心低熱等。
糯米阿膠粥原料:阿膠30克,糯米50-60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用糯米煮粥。粥要煮的時候,加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拌均勻,然後加入紅糖,煮兩三次。每天早晚溫服,三天為壹個療程。如果間斷服用,連續服用,會感到胸悶不適。
功效:養血止血,可用於治療頭暈目眩、面色晦暗、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月經後期、經量少、閉經、漏下不止、胎動不安、胎漏出血、久咳咯血、嘔血便血、肺結核咯血、支氣管擴張等。
人參百合粥食材:人參3克,65438+百合0-2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人參磨成粉;百合去皮,去須,洗凈切碎;* * *用粳米放入砂鍋後,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粥。粥快煮好的時候,加入冰糖,攪拌均勻,煮壹會兒。每天早晚溫服。
功效:益氣養陰,潤肺安神。氣陰兩虛導致心悸、氣短、口渴、乏力、久病後身體消瘦、失眠、健忘、煩躁、食欲不振、咳嗽聲低、幹咳少痰、神經衰弱、癔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百日咳等。
註意: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發熱、舌紅苔黃、小便黃等實熱者不宜服用。
柚子雞食材:柚子(越冬最佳)1,公雞1,精鹽適量。
做法:公雞去毛,內臟洗凈,柚子去皮留肉。將柚子放入雞肚中,然後放入蒸鍋中,入鍋蒸熟,出鍋時加入精鹽調味。
功效:補肺益氣,化痰止咳。
豬肺蟲草湯原料:豬肺250g,冬蟲夏草15g,精鹽、味精適量。
制作:首先將豬肺去血漬,清洗幹凈,切成小塊。將豬肺和冬蟲夏草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燉湯。豬肺熟了,加壹點精鹽和味精調味,喝湯吃肺。進餐時適量進食。
功效:補益肺腎,止咳平喘。適用於肺腎兩虛所致的久咳、幹咳、胸痛、咯血、氣短、氣短,尤其是活動時聲音低沈、腰膝酸軟、咳尿,以及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癌伴有咳嗽咯血。
大棗烏梅湯原料:大棗20克,烏梅20克,冰糖適量。
制作:將大棗、烏梅洗凈,砂鍋加水適量,文火煎成濃汁,再加入冰糖溶解。
功效:滋陰益氣,斂汗。適用於陰虛津虧引起的心煩口渴、氣短、神疲乏力、盜汗等癥。
鯽魚紅糖甜杏湯原料:鯽魚1(約500g)、甜杏仁12g、紅糖適量。
制作:首先將鯽魚去鱗去腮,去內臟洗凈,切成幾塊,用杏仁和紅糖將鯽魚煮熟。魚煮好後,就可以喝湯吃魚了(可以稍微拌點醬油)。適量吃魚喝湯。
功效:益氣健脾,滋陰調肺。慢性支氣管炎以氣陰兩虛為特征,表現為消瘦、乏力、咳痰多、氣短、氣短、咳劇或痰中有少量血絲。
7千年之靈養育千年之季,肺氣清明。這個時候,不要讓情緒波動太大。保持情緒穩定,平靜下來,以免影響肺氣。
8白露日常護理白露是節氣,表示天氣漸冷。雖然白天溫度還是能達到30多度,但是晚上還是會比較涼,晝夜溫差大。如果下雨,氣溫下降會更明顯。所以要註意早晚加衣加被,不要袒胸露乳,睡覺躺著也不要貪吃。所謂“白露中不露身,早晚提醒”正是說明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