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冬天補腎的方法有哪些?冬天應該怎麽補腎?

冬天補腎的方法有哪些?冬天應該怎麽補腎?

中醫認為,冬季養生應以補腎為主。無論是腎虛患者還是正常人,都應該在這個季節進行固本補腎,這樣不僅可以緩解腎虛虛弱的現象,還可以預防腎虛、腰酸、畏寒等問題,讓這個冬天不再那麽寒冷。那麽冬季如何補腎呢?。

1,冬季補腎的方法

冬季補腎,正當其時。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分別對應著自然的季節——春季養肝,夏季養心,夏季養脾,秋季養肺,冬季要以養腎為主。

冬季是人體陽氣藏藏的時候,腎的主要功能是“養和藏”。此時腎臟既要準備足夠的能量維持冬季的熱量支出,又要為來年積蓄力量,以提高機體的防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冬季如果腎臟受寒傷,容易出現腰膝冷痛、易受涼、夜間尿頻、咽喉口幹、頭暈耳鳴、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低下、怕冷等癥狀,還可影響其他器官的生理功能。

日常補腎三法

冬季對於腎臟的保養非常重要。那麽,如何保養呢?冷面、暖牙、燙腳是補腎的三大妙法。

第壹,冷面

冷面,就是用冷水洗臉。冷水是指溫度在20℃左右的水。用冷水洗臉可以提神醒腦,早上起來臉部冰涼,興奮大腦,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冷水的刺激可以改善面部組織的營養供給,增強面部皮膚的彈性。

第二,暖牙

中醫認為“牙在腎之外”,護牙就是護腎。暖牙,就是刷牙,用溫水漱口。溫水是指溫度在35℃左右的水。牙齒和牙齦只能在35℃左右的溫度下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第三,燙腳

燙腳,也就是睡前用熱水洗腳。熱水是指水溫在45-50℃的水。俗話說“寒從腳起”,就是雙腳供血不足,熱量少,保溫性差。所以要堅持每天晚上用熱水洗腳泡腳,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強防病能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

冬季保腎按摩三法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喜溫怕冷。以下三點可以使腎精充盈,腎氣旺盛,經常按摩可以補腎養顏。

首先,捏田單

丹田位於肚臍下1.5寸。

方法:雙手搓揉,右手按摩50次。可以強腎固精,改善腸胃功能。

第二,按神樹

這種方法也叫搓腰。腎俞穴位於第二、三腰椎間水平壹寸處。

方法:搓完手後,用手掌上下按摩50次,兩側交替。可治療腎虛腰痛。

第三,莫永泉

中醫認為,足是腎、脾、肝三陰經與膀胱、胃、膽三陽經的交匯處,在全身氣血運行中起著重要作用。足心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也是足少陰腎經的第壹穴。

方法:右手中指按摩左腳中央,左手無名指按摩右腳中央,兩側交替,各80次,直至腳中央發熱。對心悸失眠、腳無力等有很好的療效。

冬天吃黑也補腎。

吃黑的,準備吃黑的。中醫認為,黑色對應冬和腎。冬天要註意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桑葚等。每天可以適量吃壹些,要堅持。

另外,可以多吃山藥、扇貝、鱸魚、栗子、枸杞、何首烏等。

少吃菱角、柿子、生蘿蔔、生黃瓜、洋蔥、胡椒、芥末、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菊花、鹽和醬。

2、腎虛患者應註意

1,濫用鎮痛藥

長期使用或大劑量使用壹些消炎止痛藥物,如止痛藥、消炎痛、撲熱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造成腎臟損傷。

腎損害可表現為乏力、口幹、食欲不振、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和無菌性膿尿,並伴有關節疼痛等癥狀。有些會直接引起急性腎炎或腎小球壞死等腎病綜合征,嚴重時會導致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2.過度使用某些中草藥。

近年來發現,服用壹些中草藥(包括中成藥)會引起腎功能損害。能“傷腎”的中草藥有:雷公藤、木通、矮牽牛、蒼耳子、罌粟殼、草烏、使君子、青木香、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對腎臟的損害最大,其次是關木通,而關木通損害腎臟的原因是含有腎毒性物質馬兜鈴酸。

3.吃得過多

現代人吃飯的機會多了,往往“美味”吃多了,吃進去的食物最終會產生廢物——尿酸和尿素氮。這些廢物大多通過腎臟排出體外,飲食過量無疑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4、經常小便

有些人因為工作忙,憋了很久的尿。尿液在膀胱內停留太久容易滋生細菌,細菌會通過輸尿管逆行到腎臟,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種感染壹旦反復發生,可引起慢性感染,不易治愈。患者不僅會出現腰酸、尿頻、尿急等癥狀,還可能發展成急性尿毒癥。

5.過量飲酒

過量攝入軟飲料和運動飲料會間接損害腎臟。人體內的pH值是7.2。這類飲料壹般呈強酸性,飲用後體內pH值變化明顯。腎臟是調節人體酸堿度的主要器官。長期過量攝入軟飲料和運動飲料,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增加腎臟受損的概率。

6.喝水太少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濃度會增加。臨床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都與長期不喝水密切相關。多喝水可以稀釋尿液,保護腎臟,有助於充分排出廢物和毒素。

7.吃太軟的面包

面包和蛋糕中有壹種食品添加劑溴酸鉀,可以賦予烘焙食物所必需的面筋強度和彈性。它吃起來很軟,但是過量食用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血液和腎臟。

8.酒後喝濃茶

有人認為酒後喝濃茶可以解酒,但其實不僅無效,還傷腎。茶葉中的茶堿能迅速影響腎臟,起到利尿作用。這時,酒精還沒來得及再次分解,就會從腎臟排出,用大量的酒精刺激腎臟,從而損害腎功能。

9.飲食太鹹了

而偏鹹的飲食,尤其是壹些含鹽量較高的零食,如吃薯片、方便面等,會使人不自覺地吸收過多的鹽分,從而導致血壓升高,腎臟的正常血流得不到維持,從而誘發腎病。

腎是先天之本,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腎功能嚴重受損時,會出現尿毒癥,危及生命。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腎功能逐漸下降,但生活中壹些生活習慣或行為往往成為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原因。為了保護腎臟,大家壹定要警惕以上的“腎損傷”因素。這樣我們才能有壹個好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