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藥食同源”防治肥胖——中醫防治肥胖科普系列之三

“藥食同源”防治肥胖——中醫防治肥胖科普系列之三

中國的藥食同源由來已久。《黃帝內經太素》中記載“食為充饑,藥為治病”。中國第壹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大部分都是日常食品,很多都是藥品。他們之間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他們的本性和口味都是平和的。藥食同源物質本質上是食用中藥材。由於具有藥食兩用的功能,壹般食量都比藥強,多為滋補品,具有調理、康復、保健的作用。它們壹直以食療、食品補充和藥膳的形式用於醫療保健。

古代醫學家將中醫的“四性五味”理論應用於食物,認為每種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在使用時,也要遵循“因人、因時、因地”的原則,註意食物與藥物的配伍禁忌。

中醫認為肥胖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先天體質、飲食不當、心神不寧、情誌失調等。治療上,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采用補虛瀉實的原則,調整臟腑氣血陰陽兩虛,結合行氣化痰、利濕通腑、祛瘀通絡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療。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藥食同源的中藥進行預防和治療。

首先,昆布

性質鹹寒,歸入肝、胃、腎經。

功效:軟堅散結,化痰利濕。

“下息,久服瘦人。”——《食療本草》

含有層粘連蛋白,層粘連蛋白是壹種多糖,具有消除血脂的作用。它含有許多礦物質、微量元素等。

能減少人體攝入動物脂肪在心臟、血管和腸壁上的沈積。

第二,海藻

性質苦、鹹、寒,歸入肝、胃、腎經。

功效:祛痰、軟堅、利尿。

“瘦子不服氣。”——《食療本草》

有降血脂的作用。海藻中含有的海藻酸和等分子安非他命的混合物是壹種食欲抑制劑,可以減少肥胖。

第三,小豆

味甘、平,入脾、心、小腸。

功效:利尿,消腫,解毒。

“長期吃瘦子。”——《食療本草》

“性是流動的,長期吃沒意思。”——陶虹靜

含有生物堿,能加速胃腸蠕動,促進排尿,消除水腫。對水腫的肥胖患者尤其有效。

第四,荷葉

性味甘澀,入脾經。

功效:清熱解暑,祛濕,生發清陽。

“荷葉適合它,讓人瘦。”-《本草綱目》

可以用鮮荷葉煮粥,也可以用煎湯代替茶。尤其適用於夏季減肥,或治療肥胖患者脾虛濕阻、胃熱濕阻所致的熱。

蓮堿能有效分解體內脂肪並排出體外。荷葉生物堿能密布人體腸壁,形成壹層脂肪隔離膜,阻止脂肪吸收和脂肪堆積。

五、冬瓜

味甘淡,性寒。

功效:利尿,祛痰,清熱解毒。

“烹飪食物可以提煉五臟。想胖就別吃。想瘦想輕的,吃的都是很健康的人。”——《食療本草》

含有丙二酸,能有效抑制糖分轉化為脂肪。冬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高,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六、山楂

味酸、甘,微溫,入脾、胃、肝經。

功效:消積化積,行氣化瘀。

“飲食,消除肉類堆積。”-《本草綱目》

山楂能快速分解消耗脂肪,促進體內脂肪類食物的消化。

作者:白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內分泌科“肥胖與代謝綜合征”專家訪視表

註意:

1.“特殊門診”需要標註“特殊號”;

2 .“特殊門診”由主治及以上職稱醫生輪流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