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經包括易經和易經。《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和人文實踐的理論源頭,是中國古代思想和智慧的結晶,被譽為“道之源”。
2.尹福京也被稱為黃帝尹福京。李贄可分為三種道路:神授之道、富國安民之道、強兵之勝之道。全書以比喻的方式論述養生,愚者不重視。說《孫子兵法》是操縱性的,或者說蘇秦的“太公尹福之計”,都是離題甚遠的。
3.《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寫的哲學著作,也被稱為道德真經、老子五千字、老子五千篇。它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之前的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4.起源於李周的《花王公基》是描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各類官方手工藝品規格和制作工藝的文獻。本書描述了齊國各類手工藝品的設計規格和制作工藝。
5.《山海經》成書於戰國至漢初。它包含了許多關於古代地理、歷史、神話、天文、動物、植物、醫學、宗教、人類學、民族學、海洋學和科技史的內容。它是古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6.“鬼谷子”又稱“合作之策”。這本書側重於戰術和辯論技巧。《鬼谷子》共十四篇,其中十三篇、十四篇(轉完、轉亂)已佚。
7.素書類似於引語,“素”的意思是“簡單樸素”,意思是成就名利的大道理不外乎道、德、仁、義、禮,實踐中很難根據具體情況即興發揮。全文***1360字,分為6章。
8.《心經》是中國古代的壹部軍事著作,專門作為壹種學習方式來論述。在宋代,它被稱為“江源”,而在明代,它被稱為“舒心”。這本書系統地論證了將軍在軍隊中的地位、作用、性格以及帶兵打仗應註意的問題。
9.《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和再弟子編撰的語錄集。寫於戰國初期。
10,《黃帝內經》分為《靈樞》和《蘇文》兩部,是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也是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壹。為了解人體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奠定了基礎。是國內影響較大的醫學著作,被稱為醫學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