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做:
剛剛跨過大學門檻的新生,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父母的“重點保護”對象過渡到獨立的集體生活;從教師的“重點培養”對象到自主學習;從過去狹窄的知識、交往、活動的生活環境,到身處大學這個小社會等等。這樣的變化讓很多大學生壹時難以適應,心理矛盾加劇,學習缺乏動力,人際關系緊張,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那麽大學生如何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盡快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呢?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三個“盡快”:
盡快建立新的學習生活目標高爾基說:“壹個人追求的越高,他的才能發展得越快,對社會越有利。”目標是激發人的積極性,產生自覺行為的動力。壹個人壹旦沒有了人生目標,就會抑郁迷茫。大壹新生正處於充滿理想和憧憬未來的青春中期。而大部分學生只是把考上大學作為中學學習和奮鬥的目標,對大學生活缺乏長遠規劃。進入大學後,中學的目標已經實現。有些人認為做完了就可以放松了。有的甚至以“混文憑”、“跳龍門”、“留城”為學習目標,安於現狀,不求上進,讓剛剛開始的大學生活缺乏動力。所以這些學生覺得生活是空虛的,空虛的,無聊的,無趣的。大壹新生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沒有及時制定新的學習生活目標。所以大壹新生需要盡快熟悉大學生活,樹立新的目標。
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
正確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徑。大學生進入大學後遇到的壹個普遍問題就是學習方法的不適應。他們習慣了老師每天陪讀、督促、被動接受知識的中學學習方式,對大學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壹無所知。進入大學後,面對生活自理、學習自主的需要,以及對自己安排的大量學習時間要求,感到無所適從,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據了解,近年來新生補考人數較多,壹般占總人數的20%左右,有的甚至超過30%。因此,大壹新生迫切需要盡快向老同學、老師學習,了解大學學習的特點和規律,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經歷,迅速摸索出壹套適合自己特點和大學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誰能最快適應大學學習方法,誰就能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盡快找到新朋友。
大學生剛剛離開曾經的中學朋友和老師,離開家鄉和親人,來到壹個新的群體中生活。面對陌生的校園,陌生的建築,陌生的面孔,他們需要幫助和理解。但由於很多學生缺乏獨立生活和集體生活的能力,不善於讓別人了解自己,也不善於親近別人,缺乏新朋友,“孤獨”和“寂寞”油然而生,陷入煩惱和痛苦。要擺脫這種困擾,大壹新生首先要樹立自信,大膽熱情地與人交流;其次,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熱心幫助他人,擴大自己的交往範圍,認識新同學,結交新朋友,沖淡鄉愁,消除孤獨感。
此外,教育工作者要掌握“中學-大學”轉折時期學生的心理、生理、學習、生活特點,註意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采取多種形式對新生進行教育,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早日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