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土鱉蟲的功效與作用

土鱉蟲的功效與作用

能降低紅細胞壓積、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和紅細胞剛性指數,明顯提高紅細胞沈降率和紅細胞沈降常數。此外,還具有降血脂、耐缺氧、鎮痛、抗心肌缺血的作用。破瘀續筋骨。用於肌腱斷裂、血瘀閉經、腹部包塊。

臨床應用:

軟肝湯(名醫鄧鐵濤的驗方)用於治療肝硬化。太子參30克,白術15克,楮實子12克,萆薢10克,茯苓15克,菟絲子12克,土鱉蟲3克,甘草6克,丹參65438克。將土鱉蟲幹燥,研磨成細粉。三碗水,加鱉甲煎半小時,然後把所有的藥都煎到壹碗,再把土鱉蟲和藥渣壹起服下。

方子(怪雜證)。適用於急性粒細胞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羚羊骨18g,水牛角、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山慈菇各30g,玄參15g,紫草、蛇各30g,土鱉蟲12g,青黛15g。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抗癌中草藥制劑)。適用於鼻咽癌。麥冬、白茅根、野菊花各30克,包鐵金30克,土鱉蟲15克,大薊21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劑。

地鱉蟲是壹種中藥,又名簸箕蟲、土鱉蟲、地鱉蟲。它們都是中華真地鱉或地鱉的雌性,屬於中華真地鱉科;前者分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後者分布在河北、河南、陜西、甘肅、青海、湖南。夏秋季節抓野生的,人工飼養者隨時抓。抓到後用開水燙死,曬幹或曬幹。

藥材扁橢圓形,長1.3 ~ 3厘米,寬1.2 ~ 2.4厘米。前端窄,後端寬,背部紫褐色,有光澤,無翅。前胸背板發達,覆蓋頭部;腹背板有9節,呈瓦片狀排列。腹部紅褐色,頭小,有1對絲狀觸角,經常脫落。胸前有三雙腳,毛細,有刺。腹部有橫向聯系。又脆又脆。氣味難聞,味道微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詞條?中國動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動物誌: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