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黃煌永樂宮是傳世經典。

黃煌永樂宮是傳世經典。

10 6月55438+05日,“母親河上的中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從太原直接驅車前往運城市芮城縣的永樂宮,看到盛唐的氣象和多國的大衣向珠冠鞠躬,不禁對黃河沿岸勞動人民的智慧贊嘆不已。

穿越800年對話藝術殿堂

深秋的傍晚,帶著壹種敬畏感,漫步在永樂宮長長的甬道上,穿過兩旁郁郁蔥蔥的柏樹林,壯觀的古建築映入眼簾。可以說道觀密集,殿閣雄偉,氣氛肅穆莊嚴。“這是三清殿,永樂宮的正殿,也叫無極殿。它是宏偉的,是整個宮殿中最高的。”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Xi九龍說。

“永樂宮是我國元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全真教祠堂。它也是晚唐著名道教學者呂洞賓的祖廟。已有八百年歷史,是集自然風光、人文歷史、休閑養生於壹體的大型道教園林。”該院院長Xi九龍說,永樂宮保存了五座清代建築,分別是山門、龍虎殿、無極殿、純陽殿、重陽殿。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常年吸引各大藝術院校師生前來教學實習。"

以絕色容顏壹瞥唐宋遺風

我看到壁畫中的人物豐滿生動,有的線條細如發絲。最神奇的是,十尺長的線條往往看不到停筆的地方,仿佛壹氣呵成,現場好評不斷。央廣網的趙雲激動地說:“人物都穿著壹樣的衣服,有的在沈思,有的在說話,有的在傾聽,有的在東張西望,個個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寶貴遺產。”

“袁超圖總面積400多平方米,描繪了元初290個道教神仙拜佛的盛大遊行。壁畫作者繼承了吳派唐宋時期遺留下來的道教人物畫傳統,創造了各種類型的面部造型。”研究院院長Xi九龍說,這些壁畫既誇張又真實,代表了傳統人物畫的最高成就。藝術史學家王伯敏曾說:“永樂宮壁畫是元代道教繪畫中的壹朵奇葩,是古代道教繪畫發展到高水平的典範,也是14世紀東方宗教畫中的重要作品。”

甘昆已經搬了50多年了,風格依舊。

令人震驚的是,永樂宮的整體建築和巨幅壁畫經歷了壹次“乾坤大挪移”。它的原址位於黃河附近的永樂鎮,屬於三門峽水庫工程淹沒區,被迫“遷”到這裏。這在國內還是第壹次,但是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中國藝術史學家顏立川曾唱出壹首贊美詩:“二十年來,我驚呼呂祖已動。三百六十次數神仙,也不丟面子。”

這個龐大的工程最難的是如何揭開和修復數千平方米的壁畫。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Xi九龍說:“1958年8月,建國初期,在缺乏資金、人力和經驗的情況下,中央政府聘請國內能工巧匠進行多次試驗,最終采用了切割修復的方法。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前夕,1000多平方米的壁畫被成功剝離,移至新址重建。”外國專家驚呼:不亞於古埃及神墻的搬遷!

永樂宮的搬遷不僅保存了極其珍貴的元代建築和壁畫,也為三峽水電工程、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搬遷積累了經驗和教訓,可謂功德無量,意義深遠。

近日,山西遭遇強降雨襲擊,運城遭遇40年來最大洪峰,永樂宮未受損。“因為我們的預防性保護工作到位,日常維護力度加大,正在給屋頂除草。永樂宮內外兩條排水通道保證不積水,註意防水、防火、防蟲、防鳥害。今年6月,核心區域已全部修復。永樂宮將永遠保持其絕世容顏,期待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壹睹它的美麗。”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Xi九龍表示,未來要保護和傳承這壹文化藝術瑰寶,講好黃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