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十二經脈運行順序

十二經脈運行順序

(1)如圖2所示。

①手太陰肺經。它是十二經開始運行的第壹條經絡。原因如下:

1)十二經脈中,只有肺經從上、中、下三焦出發,到拇指少商穴,全身之氣集中於此,開始運行。

2)肺經運行於印石(3~5點),3~4點是壹天中最黑暗的時候,4~5點是光明來臨的時候。古人視印石為壹日之始,十二經脈的運行始於印石的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中的金,大腸經屬於陽金,肺經屬於陰金。這兩條經絡互為表裏,相互制約。

從治病的角度來說,如果肺上有火,就要瀉大腸經來治肺;如果大腸很虛弱,腸滑,不剩谷,便溏有瀉,就要瀉肺陰,點出虛並谷,從陰治陰,從陽治陽。

壹天中最好的時間是四個:中午,中午,中午和酉。

②手陽明大腸經。石矛開始跑,石矛出生(5~7: 00),從商鞅出發,最後迎來香火。肺潤大腸,大腸生腎水,這是中醫的理論。老人高血壓不能補人參,補不了。想補腎,怎麽補?從大腸經補益,大腸經是金揚、金水笙、金揚生陰水,治療膀胱疾病要從肺經論治。

③足陽明胃經。黎明運行(7~9點)。看上表:太陽對太陽,陽明對陽明,少陽對少陽,厥陰對厥陰,太陰對太陰,少陰對少陰都很有規律。足陽明胃經始於垂,然後下行至足第二趾的裏兌。

④足太陰脾經。第四時(9~11),脾經從足大拇趾外隱白開始,沿小腿內側上行,經沖門穴入腹,最後到達心火大袋。

壹般急性腹瀉的原因是脾氣不回,可以按摩白胤穴五分鐘。胃經和脾經是對立的,胃是脾經的作用。

⑤手陰虛心經。運行在中午(11~13),從心臟開始,從極泉到小指,它的作用是運行血液。

⑥手太陽小腸經。在不合時宜的時候(13~15),從小指開始,沿著手臂的外側肩,進入思念盆,接觸心臟,沿著餵養營向下到胃,與小腸相連。壹脈從鎖骨上行至臉頰,至外眼角,至聽宮顴骨,至內眼角,會很清晰,與太陽的膀胱經相遇。心臟和小腸相互作用,就像胃、脾、大腸、肺、膀胱和腎壹樣。

⑦足太陽膀胱經。運行於腎經(15~17),自眼頂部,從頭至背,沿脊柱兩側至腿後中線,至小趾外陰。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最多,經絡也最長。它的背俞穴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如頭痛、惡心和嘔吐。

只要足少陰的膀胱經、腎經健全,手少陰的心經、手太陽的小腸經健全,大便正常,血腎水正常,人體基本上就是健康的。

要看壹個病人能不能救,就看大便是否通暢。大便是從小腸經過主體,小腸和心經是相反的。排尿以膀胱經為主,與腎經相反。第二,大便通暢說明心腎功能正常,病人可以治療。

如果病人的手在撓,在抖,那就是膀胱破了,沒救了。壹般我們從三個地方把握病人的脈搏:①寸、關、尺;②陽;③孫。只要有壹條經絡,就很難治愈。

⑧足少陰腎經。在酉時(17~19)運行,脈起於小趾下,斜出於簧,從內踝從腿內側上行,從大腿後緣上行至長強,從脊柱入腎,從腎上行經肝膈至肺,壹脈出肺,繞於心,經俞府穴入胸。

⑨手厥陰心包經。運行於(19~21)。這時候心包經的病就好治了。心包經起於胸,經橫隔下行至腹絡的上、中、下三焦,胸支自胸上行經腋窩天池穴至腋窩沿上臂內側至中指中點,出掌。

主治手少陽三焦經。石海(21~23: 00)運行於晚上9: 00 ~11: 00,屬三焦經絡,主升降平衡。三焦經起於關沖穴,沿臂外側上行至肩部進入鎖骨上窩,沿心包四周展開,自手正中正中向上至鎖骨和項部,沿耳後壹枝入耳,自耳前穿出至外眥。糖尿病要從三焦論治,肥胖要從瀉三焦論治。三焦經絡對人體臟腑平衡有非常好的作用。上焦為心肺,中焦為脾胃、肝、胰,下焦為腎、大腸、小腸。

11足少陽膽經。它運行於午夜(23~1),從外眥的童子穴開始,向上至頭角再向下至耳後風池,分為兩個分支,壹個出耳至童子穴,壹個從耳至頸,行走於少陽三焦經前至肩後入失蹤盆。從哭泣到第四個腳趾。另壹支從齊林沿足背至大拇趾大墩穴,連接足厥陰肝經。

掌管全身的神——膽中無英神。人們常說某人膽小怕事。說明他突然受到驚嚇,腎上腺分泌異常,腎臟可能出現抽搐。他腦中有九神:眼、耳、心、肺。掌管人體器官之神的神是沒有英語的神,也沒有活在勇敢中的英語。小時候可以練,小時候可以練,人生的時候可以練,人生的時候可以練,人生的時候可以繼續。

12足厥陰肝經。是足厥陰肝經的運行時間(1~3: 00)。足厥陰肝經起於大屯,沿足背上行至內踝,自腿內側上行至腹部,屬胃旁肝絡。肋骨散生於上橫隔,上額與督脈在喉頂匯合。分支從肝經膈入肺,與太陰肺經相連。

到了印石,3~5點,手太陰的肺經又開始運行,到了壹天十二個小時,十二經脈按順序保持運行。

(2)經脈循行的順序及其表裏關系。

①經絡的流動順序如表中實線所示,從陽經開始→足陽經入足陰經→手陰經...從上表可以看出,陽明與陽明相對,太陰與太陰相對,太陽與太陽相對,少陰與少陽相對,少陽與少陽相對,厥陰與厥陰相對,運行非常有規律。

②陰經、陽經運行於手、臂、足、腿上,如上所述。

③表裏關系在上表中用虛線表示,十二經脈形成六對臟腑表裏關系。

3.五行屬性

五臟五行屬本: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內部五行由火生,心屬火,火生土(脾),土生金(肺),金生水(腎),水生木(肝),木生火。

所以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從“精神控制”入手是最關鍵的。

保持內心平和的狀態,心平氣和。這個時候,妳的心就會下降。就像太陽照在地球上壹樣,大氣會自然上升,與天氣相匹配。這種狀態被稱為“火生土”。

脾中陽升化津液潤肺金。這是“原生金”。

肺氣清了,氣血就會化為陽水。陽水是腎水。這就是“金聖水”。

腎臟水滿,精氣充沛,肝氣舒適。這就是“水生木”。

肝木潤澤,肝氣平和,自然心火下降。這是“木火”。

這樣五行周而復始,身體自然健康長壽。

人體五行相生,故百病不生。

如上表所示,金木水火土五行,臟腑屬陰,腑屬陽,如手太陰肺經屬陰金,手陽明大腸經屬陽金。如果妳記住了這些規律和關系,妳就可以調整自己。妳不會覺得哪個經絡管用,哪個經絡不管用。如果妳想通過它,妳會感覺到它。

所謂金、木、水、火、土,稱為五才,有五種作用。五行有順逆之說,順五行者生,逆五行者死。

五行是:水、木、火、土、金,這是氣功專家的排名,五行是運行規律的五行。

壹般五行的順序是木、火、土、金、水。

(1)木,代表上升。太陽的升起象征著春天,所以肝病最好在春天治療,肝氣的升起象征著健康,這是頭發升起的顏色。我們壹般說青色,既代表綠色,也代表生命。

(2)火象征著熾熱太陽的狀況。火心應該是空的,但火心其實是死的。火極熱,燃燒,中空,這意味著它向上升起,顏色是紅色的。心臟的功能是供給營養。

(3)土壤光滑、厚實、均衡。它是最高尚的,也是最低級的,是永久的,是長遠的,是緩慢的。居中,色黃,脾有此效。整個生命由脾滋養,木生於土。

(4)金,重,降,黯淡,色白,“萬物蕭瑟寒”。黃金有壹種橫掃壹切的殺氣。金克木,金主痛,肺屬金,故入肺經之藥可止痛。骨傷藥可止痛,可與治肺經藥、治婦科藥相聯:止血、活血、止痛。肺從壹開始就掌管壹年的更新。

(5)水,性穩,性柔,性涼,能養土,能滅火,向上。其特點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雙重性,可以因之而生,也可以因之而死。色黑,腎屬水。人會因腎而生,會因腎而死,會因腎液而生,會因腎燥而死。黑色代表著無盡和深刻,是所有顏色的結束和開始。

4.五行、五味、臟腑、方位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種味道

酸、苦、甜、辣、鹹

位置

東、南、中、西、北

骯臟的

肝、心、脾、肺和腎

內容

膽汁、小腸、胃、大腸和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