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沖老人揮揮手說,晚安,老人!
1、
壹開始我覺得這老頭挺可愛的。
我家有這個習慣。我出去打個招呼。我要走了。回家報到就回來。不知道老人什麽時候加了晚安禮。我覺得太可愛了。
我家老爺子92歲了,身體健康,生活自理。他白天在家看書寫字,每小時做壹次午飯和晚飯。當我晚上回家時,他正在看新聞聯播。新聞聯播結束後,我在電腦上播放了他最喜歡的電視劇。
晚上九點,我洗腳,他泡腳。然後揉肚子捏耳朵做壹個小時的自制健身操。十點左右,他會走到我面前,揮揮手說:“我在睡覺,晚安!”"
老人跟我說晚安的時候,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寫字。我擡頭向老人揮揮手,大聲向他道晚安。我不確定他是否能聽到我,但我確定他能看到我擺動的手勢。
我們就這樣生活了七年。
2、
我壹直喜歡老人的晚安。每次我不能父親揮手時,我都覺得心裏暖暖的。無論那天在外面遇到什麽,老人揮手道壹聲晚安,都會讓我的心像駛進安全港灣的小船壹樣平靜下來。
然而,去年的某壹天,老人向我揮手道晚安的時候,我突然覺得他是在道別,因為太正式了。
那壹刻,壹個想法湧上心頭:這位92歲的老人不知道自己明天是否還能醒來,於是每晚都鄭重地向女兒告別。
3、
我最崇敬的主題是生命,每壹次觸摸生與死,都覺得經歷了壹次洗禮。不管我喜不喜歡,人生的問題早已擺在我面前。
回顧這七年,我覺得我的答卷還可以。
單位的家是兩點壹線。不能出去就壹定不能出去。外出包括因公出國,包括在家附近的娛樂、美發、美容。只要有可能,我都會陪著老人。
職場的前26年,父母還在,我也壹直在加班,陪父母的時間太有限了。母親去世兩年後,我換了壹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按時下班。我帶著我的老父親和我住在壹起。從那以後,我的工作就是兩點壹線在家,壹直到現在。
我不想談孝順,所以我說我住在家裏,我願意在家學習寫作(這是真的),但是陪伴老人壹定是我成為宅女的絕對原因。
父親總是誇我,總是說他的生活比他母親好,每天陪我過生日,我也不知道哪種生活才是福,說我換了壹種方式陪他聊天,維護他的健康,說他的生活比同齡人最好的感謝女兒和女婿。
老人壹改原來批評指責的態度,對壹切都無比寬容和陽光。有幾次我看新聞,譴責美國生活的哪壹部分我不了解,但我並不固執,很有說服力。聽我們的,會過去的。
別人總是誇我孝順,說我預防為主,孝順在細節。是的,我毫不含糊地給了我父親錢。我跟老人說不想花錢住院。我只是想讓他有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長的健康壽命。
其實我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偉大多高尚。總覺得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老人像祝福壹樣庇護著我,讓我感受到壹種被光包圍的溫暖。
七年來,作為女兒,沒有人能體會到每天和老人相處的快樂。對於這些點點滴滴,我放棄了什麽都不後悔!
3、
每天,我都重視早晨。通常我起床很早。老人開門走出來,第壹眼就能看到我!我沖他揮揮手,口型“早”!
每天,老人都重視晚上。每天結束時,他都會過來向我揮手,以晚安結束壹天。
願這壹天越來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