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保護心臟-內關穴
內關穴具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所以往往是中醫治療心臟系統疾病和胃腸不適的首選。內關穴的取穴方法是:兩臂伸開,掌心向上。然後握拳擡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這兩條筋之間,距離手腕上第壹條橫條兩寸。
02補肺腎——列確穴
雙手緊握在虎口中。這時,左手的食指放在右手腕的背面,指尖下是列確穴。
此穴位於三經交匯處,故不僅對肺經有調節作用,對大腸經、任脈的經氣也有調節作用。列確穴補肺腎的功效還來源於它與任脈的聯系,任脈本身就是陽脈之海,可以補充肺腎的陰虛。因此,列確穴也遵循任脈的功能,對腎陰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鳴、眼幹等疾病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03消食——天樞穴
舒天是胃經上的壹個重要穴位。位於肚臍旁2寸處,與肚臍呈水平直線,左右各有壹孔。另外,舒天是養大腸的穴位。所謂募穴,就是集中五臟之氣的胸腹穴。因為是臟腑的近鄰,舒天對於內外病的侵襲會有異常的反應,起到臟腑信號燈的作用。
治療腰痛和痔瘡-長強穴
長強穴位於尾骨尖下方,尾骨尖與肛門連線的中點。長強穴屬於督脈,可治療痔瘡、脫肛、便秘、腰痛等疾病。常按摩長強穴配合承山穴治療痔瘡效果更好。
05舒適背部-衛中穴
《針灸四總穴歌》中提到腰背中心是治療背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委中穴的選取方法如下:屈腿時,膝關節後方,即窩的位置出現橫條,橫條的中點為委中穴。按摩委中穴也能起到治療腰痛的作用。
06養血柔肝——雪海穴
在古代,人們無意間發現刺這個地方可以驅散人體內的淤血,於是就用它來治療體內的淤血。既能祛瘀,又能促進新血生長,故名血海。血海位於大腿內側。請坐在椅子上,伸直妳的腿。膝蓋內側會有壹個凹陷的地方,凹陷的地方上方有壹塊凸起的肌肉。順著這條肌肉走,上面就是血海穴。按摩雪海穴可以養血柔肝。
治療皮膚瘙癢——百蟲巢
冬天氣候幹燥,全身癢的難受。嚴重時小腿前方和手臂上的皮膚會出現魚鱗狀的變化,極其癢。這都是燥造成的。這時候就可以按摩蟲洞了。彎曲妳的膝蓋。在大腿內側,膝蓋骨上緣向上約壹掌(四指合起來為壹掌)的地方,是經過奇穴的百蟲窩。它位於足太陰脾經的循行線上,靠近雪海穴。按摩百蟲窩穴,可以活血止癢。
治療胃腸疾病-舒歌點
腸胃不好的人可以按摩舒歌穴。舒歌穴位於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側開1.5寸。舒歌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用於治療胃痛、嘔吐、厭食、便血、咳嗽、哮喘、盜汗等疾病。
治便秘-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段與肚臍連線的中點,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腸胃不好的人可以經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中脘穴,用手指按10秒,松開,再按。反復,三五分鐘癥狀可緩解;慢性胃部不適患者可按壓中脘穴,用手掌輕揉,促進消化;急性腸胃炎患者可同時揉中脘穴(位於肚臍旁2寸)和大巨穴(位於肚臍下2寸,開2寸)治療。
10治療失眠-神門穴
神門穴位於手腕內側(手掌側),小指伸至腕關節與手掌連接的壹側,是經常使用的穴位之壹。按摩神門穴對心悸失眠有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