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養生和美容院哪個更有前途?

中醫養生和美容院哪個更有前途?

中醫養生展望

20世紀以來,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人們的健康越來越差。但是經濟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中醫保健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人們越來越關註自身健康,強烈要求全面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質量。隨著西醫的泛濫,人們對副作用的危害心生敬畏,於是中醫養生保健順應了人們的需求,在更廣更深的養生保健領域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如中醫按摩、刮痧、針灸、耳全息療法、足全息療法等等。越來越多的人對中醫養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走進養生館放松壹下也成了很多人的學問。

目前生活壓力太大,幾乎每個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中國人口基數龐大,中國的中年人是亞健康的高危人群。中醫養生恰好適合這壹龐大群體的需求,而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必將為中醫養生帶來巨大的商機。

權威人士指出:中醫養生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將為科研、生產和營銷單位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提升了我國傳統民族醫藥的競爭力。

“治未病”是中醫學的壹個重要分支,是中醫學的核心概念之壹,也是中醫預防保健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準則。這種養生觀念的轉變與中醫治未病的主導思想密切相關。保健行具有專業性強、基礎理論精深、技巧方法獨特、外行難以掌握的特點,從技術到管理都有獨特的知識體系。

在中國這個有著幾千年文化內涵和養生傳統的國家,養生被公認為健康生活的標誌。隨著人們意識的回歸,中醫養生已成為席卷社會的時尚潮流。中醫養生時代已經到來。養生事業勢在必行,大有可為。人們對身心健康的維護不再局限於觀念的改變和口頭上的關註。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自己和家人的長遠事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強,中醫將隨著中華文化的強大復興而回歸,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重新呈現在人們面前。隨著社會的發展,中醫養生會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隨著國家對保健市場整頓的推進,中醫保健市場已經越來越規範,也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和依賴。這個行業將成為壹個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

美容院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美容美發行業的發展還在繼續,也是半支柱產業,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據調查分析,我國約有各類美容院654.38+0.82萬家,化妝品生產企業365.438+000多家,美容美發培訓機構600多家,形成美容院產值約2585億元,化妝品產值約960億元。調查還顯示,我國美容美發行業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民營資本為主體,市場化運作。

中國美容美發行業的主要經濟結構是民營經濟,它誕生於市場,長於市場。按照市場機制,資源從自發配置到自覺配置,行業處於市場競爭狀態。目前美容院94.78%為民營資本,411%為外資或混資。註冊資本30萬元以下的美容院有7231%;經營場所以租賃為主,占88.27%;設備投資以小型化為主。美容美發行業整體屬於小投入大市場服務。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美容美發行業發展迅速,已形成產業規模,完全由民間資本投資,依靠市場化運作。產業發展清晰,經濟運行平穩。

中國的美容院已經從單壹的理發店和簡單的護膚服務發展到涉及美容、美發、化妝品、美容器械、美容教育、美容傳媒、美容會展、美容營銷等行業。美容院服務是產業終端,美容院服務和整容牛生產成為行業發展的火車頭和晴雨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美容美發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成長期。

據調查,國內專業美容美發媒體超過20家,行業內每年專業美容美發展會約110。化妝品營銷形成了日化線、專業線、專賣店、藥店、超市、電視銷售、網絡銷售、直銷等多種銷售渠道。

據調查,我國各類美容院主要集中在城市(含城鎮),近五年新開張的占近五成;生活美容服務占比75.91%,美發服務占比24.08%。

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美容院平均業務收入為116300元/年。中心城市的大賣場收入更高,年收入超過60萬元的達到43.84%。小店年收入多為5100元,行業從業人員平均月收入約為1100元。全國美容院約52.6%盈利,38.5%持平,8.9%虧損。美容院的經營處於良性運行狀態。抽樣調查顯示,美容院的管理模式以家族式為主,管理模式正從單壹走向綜合,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品牌管理機構發展連鎖模式,加盟占87.98%;美容院的形式有美發、沙龍、治療、休閑、享受、專業化、會員制。80.25%的美容院不同程度采用會員制經營,1.000%的經營面積在200㎡以上的大型機構采用不同形式的會員制經營。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模式約占10.23%。中小機構大多是投資人自己管理,大機構是職業經理人管理。約5.72%的被調查機構是使用網絡信息或計算機數字化的管理人員,已初見端倪。自主創業和自我發展是創業和就業的好渠道。

據調查,美容院從業人員平均年齡約為25.72歲,性別比例約為21.42:78.58。說明是以女性為就業主體的優勢行業;從業人員中,40%屬於本地就業,60%屬於外省或遠郊,在中心城市更明顯;約70%的從業人員為個體戶和創業者,再就業人員約占10%,“4050”老年人約占3%。美容美發行業吸納了大量外來勞動力和小城鎮失業人員,是解決就業和創業發展的好渠道。教育和培訓支持行業的發展

據調查,美容院從業人員中初中文化程度、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別占35.1%、53.53%和11.38%。從業人員文化程度較低,在壹定的技術含量和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服務性質上,達不到美容美發行業的要求。

調查顯示,約53.92%的美容從業者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近壹半的人沒有特殊教育經歷,其中僅有3.83%的人有醫學背景。目前專業培訓多為1-3個月的短期培訓,與國外的面部化妝教育和後續培訓,尤其是學歷教育相差甚遠。目前美妝的教育培訓體系不符合美容院行業的發展要求,這也是導致美容服務出現更多問題的原因之壹。美容美發服務已成為消費熱點。

調查顯示,70%的受訪者對美容美發行業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消費者最關心的前三個因素是美容院經營者的技術水平和素質(占比28.60%)、設備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占比15.2%)和器具的衛生安全(占比12.1%)。員工服務態度評價高,管理和服務質量評價差。受訪者中,90%以上有去美容院的意向,其中60%的人去過美容院。80%以上的受訪者接受壹般美容美發服務的價格,辦理月卡(占比19.28%)和年卡(占比23.08%)成為主要方式之壹,消費主要在城市(占比70.05%)。美容院消費者性別比例為19.61%:83.39%;年齡層以20-50歲為主(占81.04%);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消費約占45.86%;社會地位較高、職業相對穩定的人群是主要消費群體(占93.12%);農民和農民工的消費占比約為6.88%,農村的美容消費也開始呈現出壹定的消費勢頭。

從自發到自覺,行業發展需要壹個好的環境。

中國美容美發行業經過獨立發展,已經從過去的自發狀態轉變為成長期的自覺狀態。行業需要良好的發展環境,市場需要規範。88.69%的受訪者希望行業的法律管理在規範有序的環境中發展;89.5%的受訪者希望完善標準化體系,保障健康安全,提高服務質量。調查還顯示,超過60%的正規美容院從業者希望建立資質制度,並將資質作為企業註冊開業的必要技術條件,這符合當前美容院國際化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