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日本包括歐洲國家流行的極簡生活方式就是在強調這樣壹種理念。我覺得首先要減少家裏的物件,清空我們的生活空間,給自己壹個寬松的環境。
在日本,極簡主義者認為“少即是多”。受日本“禪”文化的影響,在壹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極簡主義者通過大幅減少自己的擁有量,讓減壓成為壹種常態。他們認為極簡主義可以在生活中只留下他最喜歡的東西。
在西方,壹個完整的空間意味著把東西放在那裏,而在日本茶道和禪宗中,故意留下壹塊空白,讓人們的想象力去填充。
而且在日本,財產少也很實際。日本經常發生地震。2011的東日本大地震和9級海嘯造成約20000人死亡,30-50%的傷亡是由高空墜物造成的。但是在極簡的房間裏,就沒有這種擔心了。
就像日本家政女王瑪麗·近藤(Marie Kondo)倡導的生活安排法則在美國流行壹樣,有人說日本極簡主義的流行是從日本的禪宗世界觀發展而來的。
在德國,也有這樣壹群崇尚極簡生活的人。他們不是偏執的禁欲主義者或悲觀的消極主義者。他們有壹個時髦的名字——極簡生活。
在這個高速發展、物欲膨脹的時代,少即是多的生活理念備受推崇。那麽,妳今天是“極簡主義者”嗎?
它們都有這樣壹些特征:
1.極簡主義穿衣風格
純棉t恤,牛仔褲,白襯衫,當然沒有LOGO或者品牌LOGO——極簡生活方式只為自己代言。如果妳夠時尚,買衣服這壹步可以省略。壹臺縫紉機,幾尺布,就能做出最搶眼的衣服。
2.極簡主義消費觀
不買最貴的,只買最貼心的。棉服、環保手袋、牛皮紙筆記本、手工蠟燭...沒有多余的設計元素,只有簡單的加工,展現材料最本真的特性。
3.極簡主義文學生活
誰說極簡主義者不能沿襲文藝風格?讀書是最受歡迎的文學消遣,其選擇是有講究的。壹個書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壹個Kindle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4.極簡飲食習慣
如果妳有毅力,堅持素食,省去繁雜的烹飪步驟,當然是首選。如果妳恰好是壹個肉食狂熱者,那麽去除味精的渲染將是妳極簡飲食的第壹步。而這種嘗試,除了收獲更敏銳的味蕾,妳不會失去什麽。
5.極簡主義的口語特征
千萬不要拖泥帶水,盡量省略語氣詞,表達核心思想才是王道。保持簡單明了,保持語速的平衡,慢慢說出人生的真諦。
6.極簡主義住宅特征
極簡裝修設計追求空間的釋放——壹張床,壹盞燈,幾扇窗,壹塊原木地板,幾盆植物,不需要復雜的裝飾。
7.極簡運動模式
減少器械的使用,遊泳、慢跑、俯臥撐、仰臥起坐都是流行的極簡運動。過多的裝飾和輔助只能是對身體的阻礙。扔掉那個壹直響的iPod。運動時聽自己的呼吸聲是最有趣的事情。
8.交友的極簡主義觀
極簡生活的字典裏沒有娛樂這個詞。君子之交淡如水。同意就留下,不同意就走,避免利益糾葛,告別逢場作戲。當然,極簡的友誼不是靠其他方式維系的,偶爾壹句“妳最近怎麽樣”也能觸動壹顆遙遠的心。
9.極簡主義的旅行方式
低碳出行是它的孿生兄弟,不開車,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選擇自行車,甚至步行。
10.極簡作息特征
極簡主義可能是最自然的工作和休息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7: 00開始,晚上10: 00睡覺,是極簡生活方式的習慣,也是成本最低的養生方法。
?多好的感覺。這些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讓我對自己有了很好的了解。這幾年來,我壹直沒有找到幸福的感覺。社會要求人必須改變自己,學習各種技能才能闖世界,我很困惑。不喜歡討好所有人,參加休閑娛樂。每個人都在告訴我們要適應社會,變得圓滑世故。我被這種感覺傷害了。現在我找到了歸屬感,安靜而純粹。這是壹種全世界都認可的生活理念,壹種人文、獨立、自由的新人類生活方式,我很喜歡。
它的意義至今仍在指導著我的工作。我不再擔心自己對壹些工作內容的不了解而產生的焦慮,不再因為領導的指責而抱怨,不再因為著急而讓自己不耐煩,壹切都慢了下來,心態變得更加穩定,意誌更加堅定。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也知道怎麽說“不”。我知道我有我的世界,不會因為妳而改變。壹切,我找到了自己!不隨他人意誌而變的是堅定。我喜歡現在的自己,我覺得很幸福!
極簡主義是壹種生活哲學,它告訴妳妳是誰,妳能成為誰,妳將去哪裏。去開始妳的極簡主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