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花式作業”以目標為基礎,指向素養。

“花式作業”以目標為基礎,指向素養。

“雙降”政策明確規定了操作時間,提出增加壹些可選擇性、靈活性的操作。作業設計中逐漸減少壹些機械的抄寫和背誦任務,這些機械的作業也讓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

很多老師設計的彈性作業,多為研究性、操作性、實踐性,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靈活,被稱為“花式實用作業”。

尤其是小學壹二年級,沒有書面作業。很多老師除了閱讀練習,還會安排更多的動手練習。

比如,某學校的老師為了讓孩子更好地了解魚的形狀和內部結構,讓孩子自己找壹條鯽魚,觀察並描述形狀,蒸魚,吃魚,然後保留魚骨,清洗幹凈,拼湊成完整的骨架,貼在練習報告上。

對於這個不尋常的任務,孩子們非常熱情。他們不僅按照要求認真做了,還在實踐中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孩子般的語氣逗樂了老師。

比如壹個小朋友說,他在練習的時候,要“提防家裏的貓來搗亂。”

另壹個孩子說“肋骨最難拼”,但他克服了困難,完美地復原了魚的各個部分,字裏行間透露出壹種自豪感。

甚至有壹個小尖子生,不僅拼湊出了壹個完整的骨架,還準確地標註了各個部分,還添加了壹些關於魚的知識。

在他的實踐經歷中,他也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這樣的實踐活動,因為可以邊玩邊學,享受學習的樂趣。

高壹生物課的時候,總會時不時布置壹些類似的作業。高壹入學不久,我就布置了做細胞模型的作業。這些學生素質很高。除了動物和植物的細胞外,他們還制造了草履蟲、新冠肺炎、草履蟲等。壹個學生甚至用紅薯的線條做了壹個心臟模型。

我還安排學生畫思維導圖,收集和識別校園裏的植物,高壹第二學期讓學生畫人體器官示意圖。

我也看到過壹些學科老師有類似的作業,比如地理老師手繪的地圖,特別是壹個學生手繪的學校圖很有意思。我還組織歷史老師安排學生還原古代歷史文物,用橡皮泥等物品制作古代文物。學生確實從這些作業中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這對孩子還是有幫助和啟發的。

前段時間在壹所小學參觀,看到學校對實際工作有了新的安排。每周都有德育實踐、科學實驗、科學創造、美育實踐、勞動實踐、體育鍛煉等豐富的作業內容,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

1.探索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比如“種植並觀察大豆的生長過程”、“餵養並觀察蠶的發育”的布置,以及物理化學等學科的課外探究式作業,“觀察水的沸騰現象”,制作“孔明燈籠”、“地球電話”等,都可以讓孩子玩得開心,不知不覺學到很多生物和物理知識。

2.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勞動素養。

讓孩子學會收拾屋子,做家務,整理垃圾,學會做手工,編織,織布等。,也讓孩子改變自己被寵壞的壞習慣,掌握很多實用技能,變得越來越有能力。

3.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和家務勞動,學會尊師重道,學會助人為樂,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

4.提高審美能力。

在實際工作中,也有與審美相關的內容,如制作生物模型、為班級設計班徽、搭配服裝、設計體育遊戲等,有助於提高孩子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對於這些豐富多彩的實踐作業,大多數學生都很喜歡。它們不僅寓教於樂,而且有利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但也有家長持不同看法,尤其是高年級和初中的家長。他們認為孩子們的當務之急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了中考成績,這些作業是浪費時間,是“無意義的事”,是老師“花裏胡哨”的作業,沒有實際作業讓學生打分。

所以,老師在設計實用性、操作性強的作業時,確實要防止“花式作業”的趨勢。設計的運營工作壹定要有意義,不能單純追求外在的形式和表面的刺激。

活動作業首先要以學習目標為基礎。就像我們的課題研究實驗,都是有壹定的實驗目的的,我們的活動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圍繞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二是明確所有的作業和目標都是立德庶人的根本任務,是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實。

所以我們的作業設計要設定作業目標,壹切活動都要圍繞目標展開,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梯度活動,不能太幼稚,也不能超出學生的接受範圍。不要把刺激作為評價的目的,不要為了宣傳而做,壹定要有意義,有效果。

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