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非常聰明,求知欲強,好奇心強,博覽群書。十歲時,他因為看了葛洪的《神仙傳》,迷上了養生之道。所以,小小年紀,就小有名氣,才華橫溢。他擅長下棋和彈鋼琴,擅長草書和隸書。蕭道成稱帝後,不滿二十歲的陶弘景被蕭道成任命為國王的隨從。後來又讓他擔任朝廷官員,這是壹個很閑的官職。當時皇帝和朝廷的官員壹般都會向他請教禮儀方面的事情,可見他是很受重視的。但是,陶弘景的野心不在官場。他雖然經常和這些貴族在壹起,但其實是個淡泊名利的人。他總是喜歡把自己關在屋子裏,遠離外面。
陶弘景年輕時受葛洪影響,從小立誌修仙學道。但是到了梁朝,全國都推崇佛教。在這樣的情況下,陶弘景辭職隱居茅山。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的代表人物,內心其實充滿了無奈。最後,作為道教上青教的大師,他去了薊縣的阿育王塔,發了誓。從那以後,他壹直在修行佛教和道教。也正因為如此,才避免了像寇的新刀那樣死去的命運。後人常把這壹事件視為齊梁時期佛道交融的例證,但從未有人分析過陶弘景崇佛的原因。事實上,陶弘景崇佛並非出於自願,而是為了維護茅山的道教徒。
陶弘景的好朋友沈約去世時,曾為沈約寫了壹首悼詩:我有幾行眼淚,十幾年沒掉了。今天對妳來說是最好的,在秋風來臨之前?事實上,在悼念沈約的幌子下,他說出了自己痛苦的心態。俗話說:?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似乎很有道理,即使是陶弘景這樣超脫的人也不例外。後來,梁武帝蕭炎希望他能出來幫他處理國家大事,但陶弘景拒絕了他的好意。梁武帝忍不住了,但他覺得陶弘景真的很有才華。最後,他不得不在重要的事情發生時,向陶弘景本人請教。人們覺得陶弘景像是隱居在深山裏的宰相,所以陶弘景才有了後來?山中伸彌首相?的標題。
陶弘景的人生經歷是傳奇的。他壹生愛松,尤其愛聽松濤。他聞松桃的味道就像仙樂。有時他獨自進山,去山野谷聽松濤,所以人們還叫他?仙女?。陶弘景壹生癡迷道教?神仙之術?雖然這並不可取,但為了求仙訪醫,他經常漫遊名山大川,遇到美景,就會吟詩作賦,作出許多優美的詩句。而且陶弘景學識淵博,精通天文歷法、醫學、山川、棋藝、鋼琴、書畫,在天文、地理、醫學、生物學、煉丹術、數學等方面都有壹定的貢獻。陶弘景有?妳不知道壹些事真可恥?他的探索精神,也是他能在很多領域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