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鴨湯是重慶菜系,是壹種集食品養生、傳統滋補和民間食療於壹體的大眾化消費湯鍋食品。“老鴨湯”因為湯的鮮美,老鴨皮的糯肉耙,酸酸爽口的蘿蔔,風味獨特,讓人常吃。無論男女老少,全世界春夏秋冬,壹年四季都可以吃。
酸蘿蔔老鴨湯是川菜中的名品。它色澤鮮艷,味道鮮美。還具有清熱燥濕、預防感冒的功效。這是壹種美味的減肥湯。
蘿蔔泡菜
酸蘿蔔是廣東很常見的街頭小吃。它裝在玻璃罐裏,有壹股酸味。在吃它之前,它壹直在流口水。小時候,學校門口旁邊肯定有壹兩家賣酸蘿蔔或者其他“酸糕”的小店。放學後經常找幾個好朋友“幫忙”,五毛錢的有好幾塊。之前好像沒有什麽健康知識,還好沒有什麽身體不適的問題。
其實酸蘿蔔不僅僅是路邊小吃或者開胃菜。今天推出的酸蘿蔔炒牛肉、酸蘿蔔魚片湯、酸蘿蔔鴨湯都是經典美食。而且酸蘿蔔能開胃健脾、清熱解暑,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
腌蘿蔔壹般用白蘿蔔,偶爾加壹些胡蘿蔔或紅辣椒,看起來更開胃。腌制蘿蔔幹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我們常見的路邊小吃,用白醋和糖(有時還會放壹點鹽)腌制。這種方法可以腌制後立即食用。而用來做菜的腌蘿蔔就不壹樣了,有的是加鹽使其自然酸鹹。有的泡在炒飯裏,密封自然發酵發酸。這兩種腌制方式的準備時間都需要十天左右。其實現在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酸壇子”,比如自制的酸蘿蔔、酸菜、酸豆等。,都是自己生產,自己吃,口味適合,安全。
酸蘿蔔老鴨湯
酸蘿蔔老鴨湯味道鮮美,湯色清亮,據說還能去秋燥,算是應景的家常菜。
這道菜簡單,但選料不可馬虎。老鴨湯當然要選老鴨,這樣更容易去除鴨腥味。我這裏選壹歲多的鴨子;酸蘿蔔也很有講究。酸蘿蔔的量取決於鴨子的大小,沖泡時間因蘿蔔大小而異。因為是這道菜的主要調味材料,所以要求會更高。我在菜場的專賣攤上買的。哈哈!只是那家店還沒有品牌,所以不能推薦給大家。好了,現在我們來看看這道菜的制作過程!
材料:老鴨1800克,酸蘿蔔900克,姜壹塊,花椒四五塊。
1,老鴨清洗幹凈,取出內臟,切塊;將酸蘿蔔用水洗凈,切片。把姜拍成碎片備用。
2.將鴨塊倒入煎鍋中翻炒至含汽(無需加油)。
3.水燒開後,倒入炒好的鴨肉和蘿蔔,加入準備好的姜和辣椒。
經典的做法是用燉鍋燉兩個半小時,但是為了用高壓鍋更方便快捷,這裏用的是高壓鍋。
最簡單的制作方法:將鴨子洗凈用開水去腥,開水中加入兩片生姜和兩根生蔥效果更佳。然後給鴨子加水,把買來的老鴨湯放在鍋裏,大火煮開,小火燉。(翔安的——老鴨湯燉的很好,味道很純正,不像其他牌子的老鴨湯精味精。)
綠豆鴨湯
此湯能清熱解毒,消除濕熱引起的面部痤瘡。
大亦舒式老鴨湯
由於夏季氣候炎熱多雨,暑濕常使人困於脾胃,食欲不振。因此,需要用飲食來調節和補充,增加營養素的攝入,達到消除暑熱和疲勞的目的。營養素應該是清淡滋補的食物,也就是“清”。老鴨是夏天很好的滋補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為常年生活在水中,所以很冷。具有養五臟之陽,清勞之熱,養血活血,養胃生津之功效。
在中國古代醫學中,鴨肉被討論為滋補品,鴨肉在《名醫別錄》中被稱為“靈丹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還有壹種說法叫“老鴨勝在夏補”。老鴨燉湯時,可與蓮藕、冬瓜等蔬菜壹起煲湯食用,既能與肉菜互補營養,又能補虛、解暑、壯陽。確實是很好的夏季滋補品。如果加入芡實、薏米燉湯,壯陽效果會更好,還能健脾祛濕,增進食欲。
健康貼士:
吃鴨子的好處
1,中醫自古就有吃鴨子的好理論。
懂得養生的人,嚴冬喜歡喝壹碗用鴨架煮的粥或湯。鴨架湯的營養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的描述,鴨肉的營養也很豐富。中醫認為,鴨肉味甘微鹹,性寒,入脾、胃、肺、腎經,有“養五臟之陰,除勞之熱,養血生津,養胃生津,止咳定驚”之功,即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止血。鴨血、鴨肝、鴨膽、鴨蛋白也有藥用價值。鴨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人們不僅可以補充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還可以祛暑、養生、強身。特別適用於肺結核、骨蒸、咽幹、水腫、盜汗、口渴、男子遺精、女子經血少、癌癥患者虛弱、低燒等人群。
2.鴨子的營養成分
鴨子的營養價值比較高。食用鴨肉中蛋白質含量約為16%-25%,遠高於畜肉。鴨肉的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球蛋白。另壹部分是間質蛋白,含有水溶性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明膠,其余為非蛋白氮。肉中含氮抽提物越多,味道越鮮美。鴨肉比畜肉含氮浸出物多,所以鴨肉好吃。老鴨肉比雛鴨肉含氮浸出物多,野鴨含氮浸出物多。所以老鴨湯比雛鴨好吃,野鴨比老鴨好吃。此外,在烹飪時,加入少量的鹽可以有效地溶解含氮提取物,得到更美味的肉湯。
鴨肉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低於豬肉,且均勻分布在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所以熔點低,約33℃ ~ 40℃,消化吸收率比較高。
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多的壹種肉類,100克食用鴨肉含B族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為煙酸,其次為核黃素和硫胺素;含有E90-400微克的維生素e,煙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的輔酶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它們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能量的釋放有關,還參與脂肪酸、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對心肌梗塞等心臟病患者有保護作用。每人每天推薦攝入量約為15 mg,鴨肉200克就夠了。核黃素在細胞氧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硫胺素是壹種抗腳氣病、抗神經炎和抗炎的維生素。人在生長期、孕期和哺乳期比壹般人需要更多。維生素E是壹種抗氧化劑,是人體內多余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鴨肉還含有約0.8%-1.5%的無機物。與畜肉不同,鴨肉含鉀量最高,100克可食用部分達到近300毫克。此外,還含有鐵、銅、鋅等高元素。
此外,鴨子都是寶:鴨肉具有滋陰補虛、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水腫、食少體虛、健脾補虛、清熱滋陰、便秘、貧血、水腫、肺結核、營養不良水腫、慢性腎炎等疾病。鴨血具有補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風、小兒痢疾如魚凍、月經熱、消化不良、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等疾病;鴨蛋有滋陰補虛、清熱的功效,能清肺火、止咳利咽。可用於治療產後紅斑、痢疾、鞘膜積液、陰囊腫脹、燙傷、濕疹、靜脈曲張性潰瘍、小兒消化不良、鼻出血、風寒牙痛、風火牙痛、高血壓、幹咳、咽幹、咽痛、肺陰虛心煩。
3.鴨湯粉、鴨骨粉、鴨油的檢測數據。
根據有關部門的檢測和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①實驗表明,鴨湯和鴨湯粉能延長小鼠遊泳時間,具有抗疲勞作用;
②實驗表明,鴨油的膽固醇含量低於其他動物油,有利於人體健康。
③鴨油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較好,接近理想值。
人們普遍認為,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對健康有益,不飽和脂肪酸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有特別突出的防治作用。居住在地中海的居民喜歡喝酒和吃肉,但這壹地區的居民患有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等。專家認為,原因是他們主要食用的油是橄欖油,橄欖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飽和、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約為1: 5: 1。即單不飽和脂肪酸占71.43%,是壹種對人體非常有益的油脂,有專家研究結果表明,對人體最有益的比例是1:6:1,即單不飽和脂肪酸占75%。因此,飲食習慣大大降低了該地區居民相關疾病的發病率。
常見食用油中脂肪酸的組成
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
花生油41.86%
大豆油24.24%
芝麻油38.28%
玉米油27.92%
菜籽油60.84%
棉籽油28.10%
棕櫚油44.35%
豬油47.84%
黃油50.00%
橄欖油71.43%
雞油47.37%
鴨油58.33%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鴨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常見食用油中是比較高的,比較接近最佳值(75%),應該算是壹種健康的油。
蘿蔔知識介紹:
蘿蔔是十字花科壹年生或二年生生根蔬菜。中國是蘿蔔的故鄉,蘿蔔的種植和消費歷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蘿蔔的記載。按收獲季節可分為春蘿蔔、秋蘿蔔、四季蘿蔔,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四季供應。它可以用來做菜,如炒菜,煮和涼拌。也可以當水果生吃,味道鮮美;也可以用來腌制鹹菜、泡菜。蘿蔔營養豐富,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有句話叫“冬吃蘿蔔夏吃姜,壹年四季身體健康”。
蘿蔔的營養分析;
蘿蔔含有多種能誘導人體產生幹擾素的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對防癌抗癌有重要意義。蘿蔔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排出體內廢物。經常吃蘿蔔可以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結石等疾病。
蘿蔔適合人群:
壹般人群都可以吃。
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性甲狀腺腫、先兆流產、子宮脫垂者不宜多食。
蘿蔔的食療作用:
蘿蔔性涼,味辛、甘,入脾胃;
具有消積化痰、清熱降氣、舒中解毒的功效。
主治:食積飽脹、痰咳、失音、吐血、鼻衄、糖尿病、痢疾、偏頭痛等。
蘿蔔食物相克:
蘿蔔不宜與人參、西洋參同食。
蘿蔔做法指南:
1.蘿蔔適合燒、拌、做湯,也可以作為食材和裝飾品。
2.蘿蔔有很多種。生吃蘿蔔比較好,汁多辣少,平時不愛吃冷食的人吃熟食比較好。
3.蘿蔔可以生吃、炒吃,也可以作為藥膳、熟食,或者熬成湯、搗成汁,或者外敷患處。
4.腹瀉以蘿蔔為主,胡蘿蔔為輔,最好不要同食。如果要壹起吃,要加點醋調和壹下,方便營養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