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民俗體育在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的實踐價值。
收集整理的民間體育更適合小學生體育課教學的開展。其中有適合兒童的趣味體育活動,有修身養性的智力體育活動,有休閑娛樂的健身體育,有蓬勃發展的競技體育,為縣區小學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許多可供選擇的素材。而民族傳統體育對場地、器材、組織等要求不高。它簡單、方便,易於教、學、練,深受各縣區小學生的喜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和諧的團隊精神,有利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在縣城小學開發民族傳統體育校本課程,通過學校傳播和推廣民族傳統體育,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學生了解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充分發揮民族傳統體育的健康效應和教育價值。
二,體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操作
經過整理和改編,民間體育可以用於小學體育教學,也可以成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壹。當民俗體育走進課堂,首先要在本學科組上好研究課、示範課、公開課,供全體教師觀摩、講解、討論民俗體育遊戲的組織實施,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設計民俗體育遊戲,嘗試在全校體育課之間開展民俗體育活動。比如我們學校在向中小學生普及全國集體舞時,根據當地民俗體育,創編了8分鐘的“回彜”舞蹈,並在大課間實施;其次,在組織體育教學時,要大膽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民間體育作為主要或輔助教材引入小學體育課堂。在教學形式上,以大團體、小團體、自由組合等多種形式開展民俗體育活動,通過教學實踐促進教師角色的轉變;再次,教師要做好民俗體育活動的觀察者,觀察學生的行為、發展水平、需求和困難,作為指導的依據;最後,做好學生民俗體育遊戲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語言、材料、技巧等方面提供幫助,從而促進民俗體育遊戲的推廣,在民俗體育遊戲中分享情感體驗,交流經驗,掌握必要的規律。
三、實踐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1,民間體育進入課堂教學的契機
本文對“走進”壹詞進行了定義,它的意思是自然。至於它“走進”教學內容的什麽地方,那就要看教材的意圖了。比如我上的壹堂主題為“健康快樂地跳起來”的課(1)在小學二年級“徒手操”的教學課上,我把編排好的當地彜族集體舞引入到準備活動中,用這種方法使學生在3-5分鐘內達到教學所要求的心率、興趣和活躍度,起到了過去跑圈、徒手操和遊戲的作用;在教材基礎部分的學習中,我把它作為輔助教材,采用情境教學法,創設壹個故事場景,在彜族“蹲鬥”遊戲創建後開展活動。學生們在優美的西班牙鬥牛歌曲中享受民間體育活動的快樂。尤其是老師的參與,讓課堂高潮叠起。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上以素質練習賽的形式輔助壹些民間體育活動,發展學生的體育素質等等。下課的時候,老師和學生們跳起了回族舞蹈,讓學生們很開心。民間體育在課堂上確實有很大的生存空間,進入課堂是壹種趨勢。至於什麽時候進課堂,我覺得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
2.對民俗體育的評價應該客觀、實事求是。
體育課堂教學中民俗體育活動的評價沒有固定的標準,其評價是靈活多變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實時觀察學生的活動,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民俗體育活動,是否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民俗體育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中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評價,學習過程中是否有積極的情感投入等等。
3.民俗體育進入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
因為民間體育活動對學生有很大的親和力,所以其組織形式應該表現出最大的自由度。鑒於其參賽方式和內容選擇的靈活多樣性,民俗體育活動帶來組織的多樣性,具體體現在:(1),組織形式由內容決定。(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決定組織形式。(3)、根據掌握的動作(技術水平)來確定組織形式。(4)、留出自然課,以大課間的形式進行。作為壹名工作在壹線的體育教師,我們應該努力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創造獨特的組織教學形式。
4.民俗體育進入課堂教學的評價方法。
既然民間體育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有較大的自由度,其評價體系也是壹個“活動”的標準,體育教師應該用鼓勵的眼光看待,而不是吹毛求疵。只要學生參與到這個活動中,或者取得了進步,就應該受到表揚和鼓勵。畢竟民間體育活動沒有固定的評價標準。比如同學們跳民族集體舞的時候,看起來動作不是那麽整齊劃壹,但是同學們的認真和熱切讓我們很欣賞。民間體育在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應采用自我評價和組內評價。即使是老師簡單的評價,也能給學生帶來無盡的財富。
總之,在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民俗體育活動“進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是壹種趨勢,它的到來為校本資源的開發註入了新鮮血液,給學校體育課堂帶來了活力。只要我們壹線的體育教師願意去思考,去實踐,去創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校體育壹定會迎來壹個全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