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之所以出現在這個盛世,與唐太宗和方、衛慧、杜如晦、王爵等大臣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當然,具體的政策措施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我只想對唐太宗和朝臣的壹次談話發表壹點拙見。在其中,我發現了治理國家和治理個人健康的異同。
君主和大臣們討論如何平息盜賊時,唐太宗並沒有同意大臣的要求,頒布嚴令禁止,而是抓住本質,在自己身上進行反思和討論。他認為重稅造成人民生活難以維持,被迫犯罪,而重稅則是君主的傲慢和放縱私欲造成的。
然後接著說,壹個國家如果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國家就會有危險,國有危君也很難自保。所以唐太宗自己也不敢放縱欲望。
看了這個,覺得很有道理,不禁想:個人不也是這樣嗎?我們沒有管理壹個國家的能力和福氣,卻操縱著我們的內臟(心、肝、脾、肺、腎)。難道我們不用努力去管理和同情他們嗎?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不斷的夜生活,無節制的使用手機,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其實就是唐太宗所說的放縱自己的欲望,但後果不是由人民和國家君主來承擔,而是由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承擔。喝酒抽煙——肺肝承擔後果,無節制看電子產品——眼睛承擔後果,長時間熬夜——各種疾病等著妳。
在壹個國家,外部威脅不是最致命的關鍵。內部的不團結和問題是最致命的。說到個人,來自外界的挑戰和虛弱多病的身體比起來算不了什麽。換句話說,壹個身心健康、平衡、和諧、統壹的人,在面對外界壓力時,壹定會變得更加勇敢和自立。
總之,如果妳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沒有自律來規範自己的行為,那麽不好的後果壹定會卷土重來,而承擔後果的是妳自己的健康(確切的說是妳的內臟是有活力的)。所以,大到君臣,小到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應該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這就是大學裏“從皇帝到庶人,壹個人以修身為本”的道理。* * *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