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自然,天人合壹
“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其含義非常廣泛。從大的方面來說,道是關於天地萬物產生和變化的原理和規律。就養生而言,道是指壹種生活和生命活動的規範和模式。人的出生、成長、強壯、衰老、自我占有的過程,就是人體變化的過程。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才能健康長壽。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中存在著人生存的必要條件,自然界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所以人體必須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萬物順應自然的變化,即不違背自然規律,達到天人合壹。這種養生觀壹直為中醫所推崇,並被歷代醫家不斷豐富和完善。
平靜,空虛,想的少,想要的少。
老子主張“淡泊而空,少思而無欲”。在他看來,人的生命是由男女的性活動引起的,性活動來源於人體的本質。精是人的生命之源;細腳,則命強;精衰則命弱。如何保存精子?就是淡泊空虛,想的少,想的少。這壹思想為後世醫家和養生專家所推崇。《老子》壹書大量論述了這壹重要思想,如“簡簡單單,少想少要”。意思是外表單純,內心單純,少壹點自私,少壹點欲望。“詛咒大於不滿,責備大於欲望。所以知足者常樂。”也就是說,沒有比不滿足更大的災難,也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的罪惡,所以懂得滿足這樣的滿足總會得到滿足,以滿足來養生的想法也就由此而來。
寧靜平和的氣功是無窮無盡的。
老子也非常重視氣功養生,為後世丹道養生專家所重視。吐納法源於老子,他經常練習此術,逐漸將真氣推入經絡,以達到氣貫全身的目的。靜柔氣功理論體現了老子以靜制動,以弱勝強,以柔勝剛的思想。後人在此基礎上創造了許多氣功和武術技術,如《易筋經》中的打坐、軟氣功、內勁等。老子的柔、弱、靜,孕育著剛、強、動等積極的力量;它外柔內剛,外弱內強,外靜內動;柔中有剛,弱中有強,靜中有動。保持人體生生不息的溫柔精神,讓生命永遠處於運動狀態,是人體實現健康長壽的根本。
謹慎行事,避免傷害
老子說,生命的期限是100年,照顧得好的人可以活得更久。這就像蠟燭燃燒的時間長短不同,壹個大的核心和壹個小的核心。大聲說話小聲說話,過度勞累少浪費精力,脾氣暴躁從不生氣,後果會不壹樣。所以,我們不應該為沒有成就而煩惱,也不應該追求名利隨波逐流。淡泊無為,空氣自然充盈。他稱這些為“靈丹妙藥”。
老子認為,人從生到死,十分之三可以長壽,不被煩惱和情欲所損害;他們中的十分之三因為安逸和財富過早死亡;本來可以長命百歲的人,有十分之三因為行動不慎而非正常死亡。為什麽人都活不長?善於養生的人,如果懂得謹慎行事,是可以避免災難的。
老子的養生哲學對後來的醫生學醫影響很大。中醫認為,人的生死是氣的合,生者氣的聚,亡者氣的散。人活著壹定有原因,人死了也壹定有原因。經常有有錢人,他們財大氣粗,收獲人生,追求淫蕩和厚味。不知道“又甜又脆的肥肉是爛腸的藥,飛蛾的眉毛和牙齒是砍的斧”,都死在肉欲和濃味之下。善於照顧生活的人不是。知生是常識,知死不在乎也是常識。如果妳快樂,妳就不會擔心妳的死亡,生死不會打動妳的心,那麽就沒有什麽會傷害妳。
老子的養生理論具有深刻的哲理,被後人不斷繼承和發揚,豐富了老子的養生理論。
老子的哲學思想對後世思想界、教育界、醫學界、武術界影響深遠。他提出的“天人合壹,淡泊無為,少思虛無”,“知足常樂”,“適可而止,善養生,勤鍛煉”的思想和理念,以及他對氣功養生方法的研究和發展,對現代人的養生保健仍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