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對四字組“和、天”、“之、曲”為例。草書寫法很像,差別不大。別說普通人,有時候專業書法家也很難分辨。如果我們不確定,那就是似是而非,壹旦說錯了,就會讓我們捧腹大笑。
壹、“和”與“田”草書的兩個區別:
1,區別1:頭十字位置不同。
”和“草書:第壹種是橫在右上角,或簡化為壹點,如“韓明道亨曹覺白雲松”的寫法:
“田”字的草書:第壹個是橫在上。見《唐·孫·郭婷書譜》的寫法:
2.第二個區別是第壹條水平線的長度不同。
有時候草書寫的快妳也不在乎第壹橫線的位置,就看第壹橫線的長短來區分——
《余》的草書:頭橫短,如下圖所示,《唐孫書譜》的寫法:
“田”字的草書:頭是橫的,如下圖所示,《唐孫書譜》的寫法:
類似“和”“天”這壹對,還有“之”“去”。這兩組字的區別,是看在橫畫上是否突出——橫畫上面是“之”和“屈”;如果不突出,就是“和”與“和”之壹。
二、“知”與“行”草書的區別。
那麽,如何區分同樣是橫畫上第壹個字的“知”和“行”?
1,差壹,跟沒有差壹點。
“知”字有時右邊有壹點、兩點或半圓弧;見以下《王進·羲之上虞帖》:
“去”字右邊壹般沒有點:比如“王進習之家端帖”的寫法:
“之”字草書的右點有時會遺漏,造成區分難度加大,此時應采用以下第二種區分方法。
2.區別二:最後壹筆的長短不壹樣。《草之歌》中說“長短分兩部”,指的就是這壹點:
最後壹個是“知識”;下圖“王進習之,其書帖”是這樣寫的:
最後壹個簡短的“走”:如下圖所示,“王進仙芝突然動了崗”寫的是:
第三,根據上下文判斷。
如果沒有辦法區分,就根據上下文來區分。為了更好的了解草書的區別,我們最好了解壹下草書的來源,知道為什麽。
第四,了解草書,最好了解草書的來源。
以“田”草書的來源為例。草書“天”字由“天”字的第壹橫、第二橫、左、右四筆組合而成,見《隋朝師頌》。
在上述寫法的基礎上,進壹步加快了書寫速度,形成了現代草書的寫法,如茍的《養生卷》。
以上是兩組四字草書“和”“天”“之”“曲”的主要區別,分享共同的區分方法,希望對草書愛好者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