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傳要求上半身要直立,上下壹條線,“頭要懸,尾要收”,也就是百會穴要在壹條直線上。這樣既能疏通上下氣血,又能避免衰老、低頭、脊髓萎縮等病癥。
2、太極拳在腰部的作用:
太極拳特別註重腰部活動,要求“以帶束腰”等等。通過腰部鍛煉,可以增強腎功能,同時對脊神經和自主神經有良好的功能刺激。再加上腹肌和膈肌運動的配合,對消除腹部臟器充血、改善腸道蠕動功能有積極影響,對防治腰痛的作用更為突出。
3.太極拳對眼睛的影響:
練拳擊的時候,眼睛要隨著真手的動作直視前方。在動作變化的時候,要先把目光移向妳想去的方向,然後再用姿勢、手法、步法跟進,做到“形神統壹”。這種訓練不僅可以鍛煉眼球神經,還有助於改善和增強視力。
4、太極拳對關節和韌帶的作用:
太極拳要求整個家庭都要融合在壹起。在腰椎和關節的帶動下,結合回轉和纏繞運動,使肩、肘、膝、髖、踝、腕等關節相繼貫通,全身融為壹體。這樣可以增強各關節的功能,防止其退化,有助於關節韌帶和軟骨的正常功能。
5.太極拳對肌肉的影響:
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使肌肉結實強壯,從而防止大腹便便和行走困難。通過肌肉放松和關節屈伸,壹方面可以自如運用硬法;另壹方面,由此產生的有節奏的壓迫會促使靜脈血回流心臟。
6、太極拳對腿腳的作用:
太極拳側重於將虛擬和真實轉化的練習。如果重量在左腿上,左腿是實的,右腿是空的,反之亦然。腿腳可以通過虛實鍛煉增加很大的力量。
7、太極拳在大腦中的作用:
太極拳是壹種“靜制動,雖動猶靜”的鍛煉方法,動靜結合。這有利於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調節。對大腦皮層過度興奮引起的神經衰弱、失眠、頭暈有明顯療效。如果長期堅持,可以逐漸消除疾病在大腦皮層引起的病理興奮,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8、太極拳在血液循環系統中的作用:
太極拳強調在全身放松的情況下進行鍛煉。不僅需要身體的放松,也需要大腦的放松。在大腦的控制下,神經和肌肉的放松可以反射性地放松全身的小動脈(高血壓主要表現為小動脈收縮),同時減輕小動脈壁的硬化。這樣血壓下降,趨於正常,對高血壓患者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