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成分(大量常量元素)。
主要成分(常量元素和常量元素)是指海水中濃度大於1×106mg/kg的成分。有五種陽離子Na+、K+、Ca2+、Mg2+和Sr2+,陰離子Cl?,SO42?,Br?,HCO3?(CO32?),F?五種以及分子形式的H3BO3占海水鹽度的99.9%。所以被稱為主要成分。
由於這些成分在海水中的含量較大,各成分的濃度比近似恒定,生物活動和總鹽度變化對其影響不大,故稱為保守元素。海水中Si的含量有時大於1mg/kg,但其濃度受生物活動影響較大,性質不穩定,故不列入主要成分討論。
2.溶解在海水中的氣體成分。
溶解在海水中的氣體,如氧氣、氮氣和惰性氣體。
氧,化學式o?。化學式:32.0,無色無味的氣體,氧最常見的元素形式。熔點-218.4℃,沸點-183℃。不溶於水,約30mL氧氣溶於1L水中。空氣中氧氣約占21%。液氧是天藍色的。氧固定是藍色晶體。在常溫下活性不是很強,不容易和很多物質發生反應。但它在高溫下非常活躍,可以直接與許多元素結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於氟有關。
氮是壹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N,原子序數7。它是瑞典藥劑師舍勒在1772年發現的,後來被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確定。地殼中氮的含量很少。自然界中的氮大部分以元素分子氮的形式存在於大氣中,占空氣體積的78%。最重要的礦物質是硝酸鹽。
3.營養元素(營養素、生物源元素)。
主要與海洋植物的生長有關,通常指N、P、Si。海水中這些元素的含量往往受到植物活動的影響。含量很低的時候會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長,所以這些元素對生物學意義重大。
但就生態系統而言,還包括鐵、錳、銅、有機物等微量金屬元素。當海水中的磷和氮含量少到壹定程度時,植物就無法順利進行光合作用,繁殖受到限制。因此,磷和氮成為控制植物生長的重要因素。壹般來說,最佳氮磷比是16。
在富含磷和氮鹽的海域,水質肥沃,生物可以大量繁殖。受陸地徑流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近岸淺海的營養元素含量高於外海。營養鹽的垂直分布壹般表層水較少,深層水較多。因此,上升流海域表層不斷得到深層水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