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調動靜結合
不能因為強調運動就忘了安靜。動靜都要練,動靜相宜。運動時,壹切順其自然,自然調息,自我調整,神態從容,摒棄雜念,形神兼顧,內外兼修,外動內留,動主體練,主體歇。這樣,在鍛煉的過程中,精神內練,身體外練,內外相融,體現了“以動入靜”、“以靜動中”、“動靜結合”的整體思路。
2、崇尚毅力。
如果妳有野心,妳會堅持不懈地學習。想在任何事情上有所成就,沒有毅力是不行的。古人雲:“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這是事實。這說明體育鍛煉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應該是經常的,不間斷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達不到鍛煉目的的。
鍛煉不僅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意誌和毅力的鍛煉。如果因為工作忙難以堅持原計劃時間,每天擠出10分鐘,做8分鐘短運動。如果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在野外或操場鍛煉,可以在醫院、室內、廣播操、太極拳中進行。無論如何,高興的時候不能好好練,興奮的是這幾天沒練。
3.適度運動,不要過度。
如果運動後食欲不振、頭暈頭痛、疲勞多汗、無精打采,說明運動量過大,超過了身體的耐受極限,會因過度勞累而損害身體。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告誡人們:“修身養性之道,永遠是努力,但不可能力竭而強。”
那麽,如何掌握運動量才合適呢?壹般來說,每次運動後以感覺不到過度疲勞為宜;有些人還用脈搏和心跳頻率作為鍛煉的指標。如果運動量大,心率和脈率就會快。對於正常成年人來說,將心率提高到每分鐘140次為宜;對於老年人,運動量要增加到每分鐘1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