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壹種中醫溫泉養生方法

壹種中醫溫泉養生方法

中醫溫泉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防病”。中醫講究陰陽、春夏、秋收、冬藏四季,這是自然規律。人要順應自然規律,比如春天要有壹種生發,要慢下來,晚上躺著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壹切都在暗中進行。中醫養生的理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中醫養生包括滋養身心、協調陰陽、順應自然、滋補飲食、精心起居、調理臟腑、疏通經絡、節欲養精、補氣調息、適當運動休息等壹系列養生原則,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當壹個人的身體達到壹個平衡點時,就是最健康的,是“防病”。

在養生方面,最重要的是養心。“壹生淡泊於心”是壹種很高的精神境界。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悲、懼、驚。這是人的七情,過了頭就是太情緒化。“常看世界的人,和氣者長壽,質善者長壽,量大者長壽,言簡者長壽。蓋四,仁之端也,所以仁者生。”仁就是要溫柔,善良,大方,幽默。仁和德是壹個人健康的內在要素。《黃帝內經》強調“淡泊虛無”,說“淡泊虛無,順真氣,藏靈於內,安疾病”。總之就是要“輕”。

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有很多,先天遺傳、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醫療水平、營養狀況、個人職業等等。但是註意養生的方式也很重要。《內經》將“未病先防”的預防為主的思想提到戰略高度,指出抗衰老的關鍵是實施正確的養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敵人。但《內經》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為”。所以養生的目的是培養正氣,增強抵抗力,不生病或少生病。

所以,真正的溫泉應該給每壹位客人壹個滋養的環境,讓客人置身於真正的大自然中,在真正的自然景觀中放松身心。只有環境優雅,心情舒暢,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適應四季是中醫溫泉養生的最佳方式。壹年四季,夏屬火,火在心中,火為陽,陽主動。此外,心臟有火,兩火相交,心神易受幹擾,心神不安,引起焦慮;心煩意亂會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臟負擔,不利於養心。所以,夏天首先要做到心平氣和,“心平氣和自然涼”,靜則生陰,陰陽協調維護心。

夏天,心情要愉悅放松,不要太生氣,也不要太開心。在喜、怒、憂、思、悲、驚、懼這“七情”中,雖然心與喜的關系最大,但也不能太喜也不能太悲,否則容易傷心。為什麽範進忠在古代歡欣鼓舞之後會突然暈倒?是因為我太開心太難過了。《黃帝內經》說:“夏三月.....讓人生氣。”就是這個意思。

不要有“苦夏”的心態。夏季炎熱、潮濕、熱氣騰騰,容易產生生理和心理疲勞,表現為沒有精神,只想躺在床上,不想吃飯;我不想參加社交活動,只想呆在家裏。在這種情況下,妳應該多出去走走,多和人交流,在溫泉裏享受壹個涼爽的夏天。在現代的溫泉概念中,夏天的溫泉可以做成波浪、冷霧,甚至可以把溫泉蒸汽變成雪花。在天目溫泉,妳可以把“苦夏”變成享受夏天。

中醫認為,冬季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二氣閉合,故稱“冬儲”。現代醫學認為,“冬躲”是人體適應冬季寒刺的反應,冬季把握“早”很重要:俗話說:“冬動則少病;冬天懶,喝碗藥。”事實證明,冬季參加戶外活動,可以使身體得到適當的冷刺激,可以加速心臟跳動,加深呼吸,加強體內新陳代謝,增加身體產生的熱量,有益健康。但冬季運動量以微汗或不出汗為宜,以防陽氣外泄。這是因為腎水臟,冬季補腎養精非常重要。腎藏精,故腎被稱為封藏之根。腎精關系到人體生命的整個過程,包括生長、發育和生殖。腎還主骨髓,通腦,從而影響人的大腦功能。所以保養腎精很重要。這個時候,只有溫泉最適合這種安靜的養生。無論天氣多冷,躺在溫暖的溫泉水中,保持腎臟的溫暖,出壹點汗,欣賞冬天特有的雪景,就是最好的保健。

養生是壹輩子的事業,靠泡溫泉或者某壹種方式養生都不是最合適的。根據古代人的養生理論,現代人要記住這樣壹個道理:“人生從十三開始:空、虛無、清凈、渺小、寡、柔、弱、劣、失、時、和、儉。”換句話說,養生之道在於遵循十三要。分別是:心無雜念,淡泊世俗,內心清凈,徹底去除庸俗的思想,心細謹慎,沒有過錯,沒有貪欲,心軟不驕,甘於做壹顆柔弱的心,自重,貶損過多的言行,認識時代,適應四季的變化,謙虛,崇尚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