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五行養生的應用

五行養生的應用

1.解釋臟腑的生理功能和關系。

①說明五臟的生理特點。比如肝臟是“木”,因為它有止瀉的功能,沒有生發的特性。心陽有溫的作用,火有陽熱的特點,所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土具有生化之物的特性,故脾屬“土”;肺氣主下法,金具有清瀉收斂的特性,故肺屬“金”;腎有控水藏精之功,水有潤下之特性,故腎屬“水”。

②說明人體臟腑組織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系。比如腎(水)之精養肝,肝(木)藏血養心,心(火)之熱溫脾,脾(土)化為水谷之精充肺,肺(金)下助腎。這就是五臟之間的關系。肺(金)氣下降,可抑制肝陽上亢;肝(木)之順,可解除脾土之郁;脾(土)的運化,可以阻止腎水的泛濫;潤腎(水)可以防止心火過旺;陽-心熱(火)能過分制約肺-氣-金-清-素,這是五臟之間的關系。

③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的關系,如食物的四季五味。總之,五行學說在生理學上的應用,在於解釋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聯系的統壹性。

2.解釋臟腑之間的病理影響。

比如肝病能散脾,是樹取土;脾病也會影響肝臟,這是對木的侮辱;肝脾同病,相互影響,即木滯土虛或土滯木滯;肝病也會影響心臟,是母病,子病;影響肺,為木辱金;影響腎臟,對於孩子和母親的疾病。肝病如此,其他器官的病變也是如此。五行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來解釋它們的病理相互作用。

3.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1)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從顏色、味道和脈搏來診斷內臟的疾病。如果看到臉色發青,喜歡吃酸味,看到脈象有弦,可以診斷肝病;面紅,味苦,脈紅,可診斷為心火過盛。脾虛患者面青,以土為木;心臟病患者,見黑,以火為水,等等。

從其色、味、脈來診斷五臟病的傳播。比如脾虛患者,面色發青,脈如弦,為肝病而散脾(木帶土);肺病患者面紅耳赤,脈紅,是心臟病蔓延到肺(火取金)。五臟中任何壹個有病變,都可以波及到其他四個臟腑。根據五行學說,有四種傳變關系:繁衍、互犯、母病、子兒病、母。

從色脈關系判斷疾病的預後。如果肝病看起來是藍色的,見弦脈,與色脈壹致。若不見弦脈,而見浮脈,則屬互勝之脈,則克色(金克木)之脈為逆,主預後不良;如見脈象深,則屬於互有聯系的脈象,即生色(水生木)的脈象,平滑,預後較好。

(2)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1)控制五臟疾病的傳播。如果肝病能散脾(木帶土),提前補脾,防止其擴散。“看到肝的病,就知道肝要傳脾,所以要先鞏固脾氣。”

②確定治療原則。概括為“補母瀉子”法,即“虛為補母,實為瀉子”。補母針對的是有母子關系的虛證,比如因肝不足而補腎,因為腎為肝之母,所以補腎水可生肝木。腹瀉是根據母子關系的證據來治療的,比如肝實瀉心,因為心是肝之子,瀉心火有助於瀉肝木。

比如可以總結為“抑強減皮”法,根據兩者的關系來確定治療原則,即抑者瀉強,抑者補弱。如果肝木過旺,脾土過旺,壹定是腹瀉,脾土虛弱,壹定要補。

(3)制定處理方法。在藥物治療方面,如滋水埋樹,是壹種滋補腎陰養護肝陰的方法,適用於腎陰不足、肝陰不足的疾病。再如養土生金法,即健脾益肺法,適用於脾失健運,肺氣虛弱之癥。再比如扶土抑木法,這是壹種用疏肝健脾的藥物治療肝郁脾虛的方法。

此外,在針灸和心理治療中,五行的克制可以用來選穴和調節情緒。如果悲傷能戰勝憤怒,那是因為悲傷屬於肺,憤怒屬於肝。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陰陽五行學說往往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結合,不僅可以解釋事物矛盾兩面之間的壹般關系,還可以解釋事物之間更具體、更復雜的關系,有利於解釋復雜的生命現象和病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