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9月到2011年2月底,楊宇和王瀟笠在他們共同參加的七項比賽中獲得了五項個人冠軍、壹項團體冠軍和壹項個人亞軍。這不僅讓教練們看到了痛苦的分離對形成“強強聯合”的作用,也增加了姐妹倆在倫敦並肩作戰的信心。
回首10年前,兩張陌生的面孔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在2001的全國錦標賽上,當時只有13的王瀟笠第壹次見到了楊宇。在她的記憶中,這個“眼睛大,皮膚白皙,非常漂亮”的東北姑娘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場邊觀察了壹會兒,發現這姑娘打得不錯,小麗暗暗豎起大拇指:太優秀了!對於這壹幕,健忘的楊宇根本記不起任何細節。她只模糊地記得她在2004年的全國錦標賽團體賽中見過王瀟笠。之後和國家隊打成平手。
2005年底,王瀟笠正式進入國家二隊。也是那壹年,已經升入壹線隊的楊宇和曾經的搭檔杜靜開始在國際賽場上大放異彩——她們擊敗了當時全國羽毛球女雙的頂梁柱高錕/黃穗,獲得了職業生涯的第壹個大師賽冠軍。實力存在客觀差距,所以楊宇和王瀟笠的交流僅限於閑聊和八卦。關於打球,關於生活,基本陷入談話的“盲區”。
然而,楊宇和王瀟笠壹直相互欣賞。女生之間的“喜歡”大多是感性的,說不出多少:要麽是因為性格相似,要麽是因為愛好相同,有時候甚至可以因為壹句很貼心的話而對對方產生好感。他們兩個就屬於這種“跟著感覺走”的類型。
楊宇有與人交往的習慣,非常重視第壹印象。雖然全國錦標賽的王瀟笠並沒有在她心中留下太多的印記,但隨著小麗進入國家隊,兩人有了更多的接觸機會。聊了幾次後,楊宇漸漸覺得這個大大咧咧、愛吵鬧的湖北姑娘有著東北姑娘壹樣的豪爽和幽默,壹種親切感油然而生。而王瀟笠則認為楊宇壹直像個大姐姐,即使在加冕奧運冠軍後,她仍然很隨和。這種真誠和不加掩飾的氣質正是王瀟笠最喜歡和欽佩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保留所有最初的驚喜當然是壹種奇妙的境界。但是,在黑暗中,命運為楊宇和王瀟笠打開了壹扇門,他們彼此有著良好的印象,並引導他們逐漸走向彼此。重新配對,小女孩“沈默”
2010,王瀟笠已經完成了從二線隊到壹線隊的跨越,這給了她與楊宇更深入交流的平臺。作為壹個經驗豐富的“大姐”,楊宇和小李聊天的內容不再局限於“最近有什麽新電影”“哪裏新開了壹家餐館”“某某明星又離婚了”等瑣碎的八卦話題。當小李在訓練和比賽中犯了壹些錯誤時,熱情的楊宇開始主動提醒年輕隊員。
這壹年,對於每壹個國宇軍的成員來說,都是不平凡的壹年。5月女團擊敗吉隆坡,連續六年輸掉尤伯杯。痛定思痛後,教練組做出了艱難的選擇:為了倫敦奧運會,必須拆分重組。考慮到杜京年齡越來越大,傷病越來越多,進攻威脅逐漸減弱,已經不適合繼續和楊宇搭檔。經過研究,教練組選擇了進攻能力和機動性都很突出的王瀟笠。女雙總教練陳對她們寄予厚望:“如果配合好,能形成壹對快速、壓迫、犀利的進攻組合,會很有特色。”
明確了工作重點後,教練們開始思考如何與相關球員溝通。楊宇/杜靜和王瀟笠/馬進都是多年的搭檔,他們已經熟悉了很長時間。現在突然想把他們分開,會尷尬壹陣子。而且,雖然從優貝杯回來後,所有隊員都投入到了羽超的忙碌中,但整個女團始終彌漫著壹種陰郁的氣氛。於是,和陳兩位教練決定要做壹個“好警察”和壹個“壞警察”。聯盟休戰期間的壹天,李盤把剛回京的王瀟笠叫到自己的房間談話。起初,小李覺得這種談話只是“例行公事”,無非是教練定期了解隊員的想法。聊了幾句,她就起了疑心:壹向開門見山的潘導今天怎麽話鋒壹轉,語氣也沒那麽堅定果斷了。直到王瀟笠清楚地聽到“如果妳被允許和楊宇搭檔,妳做好心理準備了嗎”時,她才終於明白教練和自己談話的目的。王瀟笠呆住了,壹時間不知如何回答。雖然她之前或多或少地捕捉到了壹些“風聲”,而且她在聯盟的搭檔恰好是楊宇,但小麗真正從教練那裏得到拆分重組的信息還是太突然了。
再次面對海洋的時候,壹種莫名的壓力讓她有點喘不過氣來。小麗心想:這個年輕的奧運冠軍就要成為我的新搭檔了。我會阻礙別人嗎?曾幾何時,她是我的榜樣和目標,也是我在比賽中的對手。現在她壹眨眼就成了同伴。我該怎麽做才能避免讓她失望?楊宇也明白小李開朗的外表下有壹顆敏感的心。她和杜靜太不壹樣了,需要尋找新的溝通方式。
就這樣,他們在不知道重組結果的情況下度過了整個聯賽。表面上看,兩個女生還是滿不在乎,談笑風生。但是當涉及到球場上的問題時,王瀟笠會保持沈默。她會克制自己不急於發表意見,只是聚精會神地聽楊宇的想法和分析,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她未來的新伴侶。當然,Do不會強行“撬開”王瀟笠的嘴,但他會像剝竹筍壹樣,深入自己的想法並加以解釋。她知道小麗需要壹段時間來消化,她願意等待同齡人的回應。新搭檔第壹次敞開心扉。
新夥伴要熟悉磨合過程;老搭檔更是形影不離。2010八月世錦賽前,雖然球隊還沒有正式宣布拆分重組的決定,但是姑娘們早就知道了。杜靜/楊宇和馬進/王瀟笠都想用壹枚世錦賽金牌作為離別禮物。
命運就像壹個頑童,在最不恰當的時刻和姑娘們開了壹個玩笑:這兩對組合居然打進了決賽,隔網而立,爭奪著彼此都渴望的榮耀。最終,大賽經驗豐富的杜靜/楊宇得到了命運的眷顧,獲得了唯壹壹個多年未被觸及的冠軍。而馬進和王瀟笠在賽後哭了。失去只是壹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姑娘們清醒地意識到,分手的時候到了。回京後,“好警察”陳真的宣布了他的決定。他的聲音鏗鏘有力,語氣不容置疑。楊宇和王瀟笠從現在開始正式牽手,備戰9月中下旬的常州大師賽。這是他們合作以來第壹次參加國際比賽,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
如果說王瀟笠在聯賽中壹直扮演著“傾聽者”的角色,那麽,在常州大師賽上,戰術更有針對性,她終於扛不住了。這時,楊宇也看出了她同伴的想法,她非常渴望聽聽小李的想法。但是,他們畢竟剛剛正式結對,在國際比賽中出場。當時他們什麽都不知道怎麽說。
前兩場,他們打得很保守。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自己解決,而不是找個合作夥伴來協調。用陳的話說,“他們都在盡力。他們能在哪裏合作?”?而不是找兩個水平高,能力強的玩家在壹起,叫‘強強聯合’。"
隨著比賽的進行,對手的實力越來越強。難道和王瀟笠真的繃不住了。他們記不清是誰先捅破了這張足夠的紙,只記得題目像是決堤的洪水,來勢洶洶,沒完沒了。壹開始他們只是淺顯的說說個人想法,慢慢的深入提煉,到了說出“我為什麽要這樣發球”“我為什麽要選擇打這個點”“什麽情況下會有這樣的心態”“我下壹次出手應該怎麽準備”等細節的地步。
這種推心置腹的談話壹直持續到淩晨四五點。從那以後,楊宇和王瀟笠的合作逐漸增多,這讓教練和隊友感到耳目壹新。攜手亞運,好姐妹互相信任。
贏得常州大師賽後,楊宇和王瀟笠在日本贏得了桂冠。兩站公開賽的經歷讓新搭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楊宇發現,每當王瀟笠心情不好或心煩意亂時,她的球就會漫無目的,“稍微跟著感覺走,球就會回到它來的地方”。以她對搭檔的了解,如果在比賽中遇到這樣的問題,會說話的楊宇反而變得沈默,她會讓小麗自己思考。因為通過這段交流,楊宇知道王瀟笠在失明時不喜歡聽同伴們的“大話”。當蕭的理想實現後,她會第壹次和聊天。壹來二去,兩人在越來越長的交談中建立了強大的信任。
壹眨眼就到了11。就在兩個女孩決心在廣州亞運會上有所作為的時候,壹個小意外發生了。
從運動員村到天河體育中心羽毛球館車程約50分鐘。在中國女隊對陣韓國女隊的前壹天,愛睡覺的楊宇在公交車上“瞇”了壹會兒。起床後他只覺得腰不結實,走到訓練場,已經受不了了。總是理智的做壹些出來。她不想錯過對韓國的“復仇”戰爭。如果擱在以前,王瀟笠可能也會焦慮不安。但這壹次,她壹改往日的沖動,平靜地對楊說:“妳放心,好好休息就好。”根本就沒有考慮楊不能上場的問題。她的直覺告訴她,她的搭檔壹定會出現在團體賽中。“就算妳不行,站在球場上,我也能壹個人打!”王瀟笠的話讓楊宇非常感動。不僅僅是因為同行的安慰,更是因為這份信任真的很可貴。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最後,當然,楊宇就像電影中的英雄。在關鍵時刻,如果上帝幫助,他將與王瀟笠攜手打敗敵人。然而,在接下來的單項比賽中,故事發生了逆轉——在決賽中,王瀟笠意外扭傷了腳踝。這壹次,輪到楊宇安慰他的同伴了。
盡管失去了冠軍,但苦難的經歷拉近了兩顆心的距離。
亞運會期間,楊宇和王瀟笠經常通過微博交流。之所以選擇這個平臺,是因為楊宇看到了新合夥人和老合夥人的不同:小李很敏感,更在意別人的看法。每當在網上看到壹些不太“客氣”的評論,我都會不高興。因此,楊宇試圖在網絡這個開放的平臺上寫壹些文字來幫助和鼓勵他的同齡人。王瀟笠對此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