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也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因為科學研究證明,人的腳上有與各種器官和經絡相對應的反射區。用溫水泡腳時,可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時,熱刺激會加速足部微循環,打開毛孔。
(1)促進血液循環。腳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養生理論認為,腳離人體心臟最遠,負擔最重。所以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醫經記載:“有腳之人,猶似有根之樹,樹根先竭,老腳先老。”特別是對於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來說,用熱水泡腳是壹個極好的方法。
⑵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根據醫學理論,人體的各個器官和器官的腳上都有反射區、穴位和經絡。很多人都做過足療。當按摩師按我們的腳時,它會感到疼痛和酸痛。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對應的反射區內臟出了問題。因此,當我們完成足部按摩時,我們會感到全身放松。同時,人的腳上有六條主要經絡,包括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點,都在腳上。所以用熱水泡腳就相當於刺激了這六大經絡。
⑶對多種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人們常說“富人吃補藥,窮人泡腳”,可見中醫泡腳的功效之大。尤其是現代社會,空調的大量使用,加上人們普遍愛吃冷食,使得身體又冷又濕。用中藥泡腳可以加速體內寒氣的消除。
“春天泡腳,太陽會升起;夏天泡腳去濕熱;秋天泡腳潤肺潤腸;冬天泡腳,丹田暖。”這是中醫養生書籍中提到的說法,主要說明泡腳這種養生方法四季都適用,只是每個季節的養生效果不同。
夏天泡腳好,有理有據。夏季濕度恰到好處,脾胃受阻,就會出現食欲不振、嗜睡、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等癥狀。夏天泡腳,有助於祛暑濕,預防感冒,使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欲,促進睡眠。因為腳是僅次於心臟的最重要的部位,有大量的毛細血管,用溫水泡腳可以更好地刺激經絡,搞活人體的臟腑功能。
註意事項:
泡腳的時候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1,時間不要太長,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如果時間過長,長時間腳部局部血液循環過快,體內血液會更多流向下肢,造成心血管超負荷。而且冬季氣候本來就幹燥,皮膚在熱水中浸泡時間過長,也會導致皮膚過於幹燥,容易出現皮膚瘙癢。所以不管什麽年齡段的人泡腳,結束後最好使用壹定的保濕產品,讓皮膚保持水潤。
2.水溫不能太高。很多人認為只要在自己承受範圍內,水溫越高越好,其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不是用手,而是用腳來感受水溫。如果水溫過高,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的血液會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導致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3、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的血液供應,長此以往會使人營養不良。
4.泡腳後不能馬上睡覺。腳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襪子保暖。最好是全身熱量慢慢減少後再去睡覺。
5.最好用壹個底部面積很深的木桶或搪瓷盆來舒服地泡腳,最好讓水壹直泡到小腿。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要隨時加熱水,保持溫度均勻。
6、水要有壹定的熱度,以40 ~ 50攝氏度為宜。只有腳能承受,才能刺激穴位,治病,養生,強身。
7、水量不宜過小,壹般應以淹沒腳踝為宜。浸泡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8.泡腳的時候不要看書,不要看電視,這樣容易達到“引火燒身回元”的效果。
9.如果浴足桶清洗不徹底或者桶壁沒有經過抗菌處理,腳上的細菌很容易殘留在桶壁內,造成腳部反復感染,所以選擇壹個好的浴足桶非常重要。
我的足浴桶準備好了,妳的~ ~
相關資料來自百度百科。